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1858年(咸丰八年)11月,清朝与英国在上海签订《中英通商章程》,规定:
(1)海关聘用英人;
(2)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
(3)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
(4)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这一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A.便利了英国商人对华商品输出
B.清朝的关税自主权由此开始丧失
C.清朝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清朝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19-05-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对于被追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䜣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反映了
A.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成为傀儡政权
D.兴办洋务成为共识
3 . 1860年,英国新闻界评价一场战争时称:“据估计,(圆明园)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当时每英镑价值7.3克黄金)。”这场战争
A.导致东亚国际格局发生变动
B.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西南腹地
C.标志清廷彻底沦为列强傀儡
D.沙俄占领了中国北方大量领土
4 . 下表是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下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17世纪以来中国

A.官员选拔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B.地方官员主要职能的变化
C.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历程
D.从闭关锁国走向主动开放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下表反映的是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情况,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判断,下列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战争战争赔款支出军费
第一次鸦片战争1960万两约40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1600万两约4000万两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C.清政府减少了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6 . 蒋廷黻说:“(《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这里谈到的“为福”,正确的理解是它们从客观上
A.加快了中国内地的开放
B.加强了清政府与西方的联系
C.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
D.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
7 . 如果用“中国近代”“南京”两个关键词作为主题,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A.为中国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
B.太平天国曾定都于此
C.曾为中国国民党政府的首都
D.曾被日军攻陷,进行大屠杀
2019-03-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867年,在讨论修约问题时,李鸿章说,此“系条约而非议和”,修约是双方的权利,“有一勉强,即难更改”“其有互相争较,不能允从之处,尽可从容辩论,逐细商酌,不能以一言不合,而遂责其违约”。李鸿章这一认识
A.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想法
B.争取到了对外交往的平等
C.具有了一定的近代外交观
D.提高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9 . 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订了“详尽”外交方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这说明当时
A.俄美为获取利益而支持清廷
B.英国极力对华进行侵略
C.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10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B.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2019-06-04更新 | 2536次组卷 | 77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宜春中学、丰城中学、高安二中、樟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