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2021-10-23更新 | 863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8年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高三年级9月份历史试题
2 . 1860年,额尔金向外交大臣陈述了火烧圆明园的经过,他写道,“焚毁圆明园和要求赔款,名义上是补偿那些受难者,实际上是谈判前的一个步骤”,他因此相信,“中国人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记住我们给他们的教训”。由此可判断,焚毁圆明园的主要目的是
A.蓄意掩盖列强抢劫圆明园的罪行B.意图报复清政府的非法扣押
C.为战后谈判向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D.缓解国内侵华舆论不良影响
3 . 1860年《北京条约》取消了之前对传教活动只限于五口的限制,对此美国教会传教史专家拉托勒特指出,1858年和1860年的条约使传教士和中国基督教徒的地位起到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表明
A.中国逐步接受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B.基督教成为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
C.传教士和基督徒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D.基督教在华传播得到了政策性的保障
4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他们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并认为如此可以一劳永逸。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近代主权意识缺失B.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希望保全国家利益D.正确分析条约利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