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878年,根据赫德的建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向各驻外公使发出通告,要求他们向所驻国阐述中国在条约问题上的利益要求。1880年,在中德修约交涉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明确表示,“中国所开,德国既未能照办;德国所请,中国亦难以允行”。其后双方各自让步,签订《续修条约》。这些举动说明清政府(       
A.否定了传统的宗藩体制B.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
C.开始改变传统外交观念D.近代修约意识有所觉醒
2 . 1862年,清政府怵于《中英天津条约》中“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遇有文字难辩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等规定,正式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堂-京师同文馆,肇始中国官办英(外)语教学。这反映了清政府(     
A.走出传统华夷观的桎梏B.摄于侵略者淫威的退让与无能
C.在被动应变中艰难转型D.依旧对近代国际规则茫然无知
3 . 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人。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清军的军事部署说明
A.对英作战指挥方针失误B.保留了落后的外交观念
C.阶级属性决定战争策略D.与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
4 . 请写出近代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以及与这些条约相关的战争?
2020-11-1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思考】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史料所贯穿的两条主线?并指出其所体现的核心主题?
6 . 咸丰皇帝登基之初,处理政务极为勤奋,宵衣盱食。然而不幸的是,在他掌舵的十一年中,清王朝这艘已经航行了二百余年早已千疮百孔的巨轮,碰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又撞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出现危机源于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中国军事装备落后
C.中国制度日趋腐朽D.西方列强入侵中国
7 .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材料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C.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D.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