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A.使列强侵略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
D.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2021-06-23更新 | 106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二中、泰安三中、宁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①数量增多   ②开始深入内地   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 . 2019年11月13日,爱国人士何鸿柴将十二生肖马首铜像捐赠国家文物局,回归圆明园永久收藏。马首铜像流失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马首铜像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 1864年6月,中国海关税务司赫德(英国人)在通告中,告诫外籍雇员应时刻铭记“税务司署乃中国海关而非外国之海关所有.领取中国政府之俸禄因而身为该政府属员之人”。这反映了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契约精神影响雇员职业操守D.中国外贸完全被英国所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时期,“总署(总理衙门)外交”和“地方洋务体制”长期并存。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谕准各省将军督抚“一律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之衔”,在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处置外交的权力。这表明
A.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中央集权受到了挑战
C.符合外交近代化趋势D.总理衙门的地位下降
6 . 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2019-12-11更新 | 505次组卷 | 67卷引用: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7 .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这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获取战争赔款
B.扩大资本输出
C.打开中国市场
D.建立军事基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材料二   



图2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1)指出图1中通商口岸的开放是哪两次侵略战争的结果,并说明其分布特点。
(2)指出图2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形成的经济根源?说明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现象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的影响?
9 . 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
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C.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D.清政府内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10 .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英国的要求未予理睬。此后
A.英国借镇压太平军为名入京施压
B.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英国私自在京设使馆区驻兵保护
2018-05-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