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城市是国家的缩影,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下图是描述中国某座城市的一部史话的目录剪影 (节选),据此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上海B.武汉C.广州D.南昌
2 . 下表是学者对清朝前、后期的对外关系用语进行的统计(数量:个;比例:%)。清朝的、后期的对外关系用语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
A.熟悉国际交往规则B.外交观念转型艰难
C.力图摆脱条约体系D.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3 . 有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该学者
A.掩饰了列强侵略的本质B.认为战争爆发有偶然性
C.旨在批评清政府的顽固D.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源
4 . 马克恩指出:“仅就以上的条约(《天津条约》)内容而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似乎并未谋得外交上的特权,不过是迫使清廷放下了天朝大国的架子,承认了列强与清国的平等地位而已。其实大谬不然。”在这里,马克思意在强调《天津条约》
A.确立了列强与中国的国家平等地位B.适应了列强大规模商品输出的需求
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实质上是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5 . 关于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甲、乙、丙三人展开讨论。

甲说:近代不平等条约大多是中国遭受侵略战争而战败的结果。对中国来说都带有屈辱性,是民族耻辱的象征。

乙说: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标志。

丙说:不平等条约将列强的侵略要求合法化,成为列强向中国掠夺领土、勒索赔款、攫取特权的合法依据。


问题
(1)综合点评以上三人的陈述
(2)如果你参与讨论,你会说什么?
2020-04-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59年(清咸丰九年)6月25日,英法联军舰队14艘(其中英国军舰11艘、法国军舰2艘、美国军舰1艘)不宣而战攻打天津大沽口炮台,并强行驶入海河。天津守军英勇还击。这次保卫战是鸦片战争以后清军抗击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大胜仗,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唯一的一次胜仗。由此以后
①大沽口炮台成为近代中国最坚固海防工事
②天津的城市布局发生重大变化
③中国的海军开始步入近代化
④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洋务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0-04-13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线上)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士人旅生于1904年创作长篇小说《痴人说梦记》,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贾希仙与同学宁孙谋、魏淡然最为知己,因不愿接受教会教育,三人约定一同逃往上海求学。不料,贾希仙在半路被耽搁,从此三人各奔前途。……贾希仙因在酒楼上无关紧要的题诗遭到捕押,后在友人相助下,逃至一海外仙人岛,拓荒开发,将其建成一美丽富饶的岛国。而宁、魏二人在国内参加会试时上书维新条陈,立志“把这腐败世界整顿一番”,甚至“备办着好头颅,试他阿毕隆刀”,圣眷虽隆,却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抗衡。而与贾希仙本为同道的黎浪仙,因两人存在严重分歧,出走后策划起义,也惨遭失败。


从此篇小说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阅读下列关于香港的材料

年份主要事件
1841年1月英国武装占领香港岛
1841年5月英军攻打广州,逼迫皇侄奕山订立《广州和约》,提出协商割让香港岛,未果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
1860年3月英国强迫广东地方政府签订租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永租”英国
1860年10月英国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九龙丰岛南端的九龙司
1898年6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租期99年
1919年1月顾维钧等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指出英国在香港“无继续存在之充分理由”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上,中双方就新界问题进行了一次交锋,但英国则以“防御需要”为由,坚不退还
1942年11月国民政府提出了一份《中英新约修订草案》,明确要求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后国民政府作出了让步,“中国政府保留日后重新提请讨论此问题之权”
1945年8月在美英的压力下,国民政府重申:“中国不会派军队去香港接受日本投降,以免引起盟军误解。”英国重占香港

——摘编自人民网《香港问题的由来》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关于香港问题形成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重大事件
1861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75
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
1901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912南京临时政府改外务部为外交部
1915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1919巴黎和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1928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1943
国民政府与美英等国谈判,废除“治外法权”,美英放弃了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特权


从上述重大事件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叙述清楚,条清晰,史论结合)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