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订了“详尽”外交方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这说明当时
A.俄美为获取利益而支持清廷
B.英国极力对华进行侵略
C.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019-01-30更新 | 2299次组卷 | 6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以下近代中国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在圆明园废墟上读到英美联军的罪行
B.在井冈山废墟上读到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
C.在南京城墙废墟旁读到日军大屠杀的暴行
D.在淮海战役废墟上读到国共两军厮杀的惨烈
2019-01-24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五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圆明园的“两度劫”分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期间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③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扩张手段
D.增开更多通商口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咸丰十年,清廷派怡亲王载垣为钦差大臣在通州与英国代表谈判。条件本已谈好,但是英国代表夏巴礼要求向中国皇帝面递国书,致使载垣忍无可忍。于是载垣与僧格林沁以“谋反”罪设计捉拿英法代表共计39名。这一事件
A.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B.表达了民众反抗侵略的决心
C.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D.体现了清政府昧于近代外交
7 . 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1840年、1856年B.1840年、1883年C.1860年、1894年D.1860年、1900年
2018-11-07更新 | 3189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出现“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的现象,反映了
A.列强侵略使中国社会动荡物价上涨B.市场饱和米价下跌农民生活艰难
C.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使农民生活艰难D.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市场不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平等关系秩序。然而这一新的国家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家秩序”。西方将暴力强权贯注到条约形式之中,用有悖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条约制度,不断将更多的国家纳入新的“世界国家秩序”之中。18世纪末英国商人和政府开始谋划与中国建立条约关系;1816年带着“将公司贸易建立于安全、稳固和平等的基础上”的使命来到中国的英国代表阿美士德却连嘉庆的面都没有见到便被送回。此时英帝国开始放弃长期实行的和平协商方式,用武力与中国建立条约制度的舆论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普遍形成。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市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思惠的羁縻之道。60年代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提出警告。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884年,总理衙门表示:“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世界国际秩序”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做出简要评价。
10 . 从17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列强为拓展商品市场,加快对外殖民掠夺,把亚非拉地区很多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伴随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天津被迫对外开埠通商。这一情况出现在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2018-04-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磁源集团汇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