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洪武到永乐年间、明朝外事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主要由礼部主客司管理、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设立行人司、洪武十三年明太祖设立行人司,职专奉节奉使之事。尽管礼部主客司是总管外事的机构、但是其他机构仍然是各司其职、互不统属、由于财物最终送交内府掌管、也给宦官参与出使提供了可能,因而出访外交使节主要有三类:朝臣、行人、宦官。明朝外交使节的选拔是非常慎重的,在程序上、一般是由礼部先拟定大政的名单、然后按照仪制或惯例向皇常提出奏议、并推荐人选,通过朝臣的商议,最终由皇常来确定人选、并择日出使。

——摘编自滕淋《明朝外交使节》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大量进驻北京,清政府同西方的交往日益增加。由于对国际形势的无知、给中国对外交往带来了种种弊端、派遣使节加强对西方的了解,已成为清政府的当务之急。清政府派驻的对外使节分为五类:观光性使节、屈辱性使节、常驻性使节、礼仪性使节、考察性使节。清政府在遴选使节时、最初只是要求使节才识兼备、洞悉夷情即可,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逐渐要求使节还得拥有一定外交专业技能。那些士大夫和熟悉西方的洋务人员成为清政府遴选使节的重要来源、置学堂、建机构、游历见习、留学成为清政府培养外交使节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张勇《晚清外交使节的遴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选派外交使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遴选外交使节的背景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明清政府派遣外交使节的主要因素。
2 .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规定:中国需与列强互相派驻外交使臣。于是,1860年起,列强国家纷纷派遣使臣常驻北京,处理外交事务,但清廷却迟迟不肯派使臣到其他国家去,认为若清廷派使臣到其他国家去,就是自取其辱!这表明清政府(     
A.坚持平等的外交原则B.仍然以天朝上国而自居
C.维护国家的主权完整D.固守传统闭关锁国政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代人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两代人之间对社会巨变所持的不同看法,导致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矛盾和冲突,这就是“代际冲突”。代际理论对于深入探讨近代中国巨变时代中的思想文化冲突现象而言,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工具。

——摘编自焦润明《代际理论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代际理论”的理解,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证。(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理解,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4 . 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博士以6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如图),并决定将铜像捐赠给国家。导致该国宝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
2022-04-03更新 | 231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天津条约》进入修约期的背景下,1868年,清政府聘请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作为使节,与美国签订《天津条约续增条约》,美国声明不干涉中国内政,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平等条约。这一条约
A.掩盖了美国的侵略本质B.有效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C.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外交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6 . 沃斯利《1860年对中国战争的行动与述说》:“我们进去的时候,这些花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得那样神奇;而我们在10月19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一片狼藉。”材料中的“我们”是
A.英国和法国B.英国和美国C.美国和俄国D.英国和日本
7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由皇帝指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批准在北京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历程B.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D.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2019-12-28更新 | 914次组卷 | 35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可能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1-24更新 | 605次组卷 | 24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9 .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9-01-30更新 | 1817次组卷 | 59卷引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两白银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开放苏州为商埠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