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美]丹尼斯·谢尔曼 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时间表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从上表中提取具有时空联系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要求:提取信息,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 . 1840年11月,美国《浸礼会传教杂志》在谈到英国商人走私鸦片时指出,“在孔子门徒的眼里,这种行为如何能提升基督教和欧洲政策的地位!”这种观点
A.完全肯定了孔子的外交理念B.抨击了英商走私鸦片的行径
C.不利于正常中美贸易的发展D.否定了美商走私鸦片的史实
3 . 英国流入中国的白银,在1781—1790年间和1800—1810年间分别达1640万两32600万两,这种有利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后来向相反一端倾斜:1831—1833年间将近有1000万银两从中国流出。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工业革命不断深入B.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贸易D.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
4 . 19世纪中叶有这样一段民谣:“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它反映的是
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原始武器竹枪能够杀敌
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D.鸦片输入的危害
2020-06-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8世纪,欧洲通过传教士、外交使节、贸易往来等与北京保持密切关系,但当时中欧之间的交流并不对称,欧洲对中国各方面的了解远远超过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程度。这种情况
A.巩固了中欧间的长期友好关系B.反映出欧洲发展水平反超中国
C.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吸引力D.使中国在时代转型中充满危机
6 . 美国有位总统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导致该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狂妄无知的中国人装腔作势,严拒平等对待外邦,尽管是通商,也要把主仆关系强加于外人,并将其尽情羞辱。”他这样评论是为了
A.否认战争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B.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根源
C.污蔑中方狂妄自大以混淆是非D.假借争取外交平等为英国辩解
7 . 19世纪中叶,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的穷渔疍户和失业水手铤而走险,纷纷加入海匪队伍,海匪活动日益猖獗。鉴于清朝水师巡洋制度收效甚微,一些地方文武官员尝试与英军合作,联合镇压海匪。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清王朝社会危机与民族危机交织B.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局面形成
C.东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下降D.地方官员热衷于近代海军的建立
8 . 1838年6月,黄爵滋在《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中称:“鸦片之害,其终不能禁乎?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清朝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B.禁烟可以防控白银大量外流
C.禁烟应该首先重治吸食人员D.吸食需求是鸦片之害的根源
2020-06-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七)文综历史试题
9 . 在1830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英国和美国向中国输出。可是从1833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几乎使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这主要反映了
A.鸦片输入危害巨大B.传统的手工业衰落
C.列强侵华打开大门D.闭关锁国政策破产
10 . 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观点。

材料二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历史事件。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表现,及中国多边外交逐渐活跃的原因。
2020-04-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