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1840年8月,中英双方文书往来发生变化。英国文书不在用“禀贴”格式,而用“咨会”字眼。中方复函,则放弃“谕”“批”等,而改用“照会”样式。这一样式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这一变化说明了
A.英国达到了战争的目的
B.中方接受了平等外交理念
C.中国放弃了天朝上国理念
D.外力迫使外交形式上对等
2 . “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19世纪后60年
A.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
B.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
C.民族抵抗意识的丧失
D.传统意识支撑下的排外思想
3 .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中外交涉剧增。“五口”成为外国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法定地点,也成为中外交涉的法定地点。列强不同意与理藩院或礼部打交道,于是清政府于1844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这表明清政府
A.仍坚持天朝上国传统体制
B.谋求与列强进行长期交涉
C.接受了西方现代外交的观念
D.建立了统一的常设外交机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土上,不少城市里有所谓“租界”,那里的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他们设立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武力恐吓,实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起着极其凶狠的作用。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租界,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7 . 清朝一般都将军机章京每日抄录明发、廷寄谕旨的簿册放到“上谕档”以备考查,然而道光帝对鸦片战争的谕旨却不见“上谕档”,而在“剿捕档”。“剿捕档”本是用来抄录平叛镇反事件谕旨的簿册,将于英国的战事等同于平定叛乱。这表明晚清时期朝廷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天朝上国”的观念
C.比较理性的认清了鸦片战争
D.已经有了近代化意识
8 .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商品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A.英国有明显的优势
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未满足列强的预期
2018-04-05更新 | 488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9 .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药”(鸦片),清政府不得已准许本国栽种土烟,企图通过“内地之种日多”,使“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自禁而绝”。这本质上揭示了(     )
A.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B.为改善民生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
C.鸦片走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D.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缺乏清醒的认识
2018-03-14更新 | 203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
A.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B.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C.标志着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D.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2018-01-12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