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在17、18世纪,中国典籍经过传教士传到西方的只有《诗经》《书经》《道德经》等。而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学者开始系统翻译、外传中国学术文化经典,如《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以及《红楼梦》《水浒》等文学经典,对此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学东渐成为思想主流B.东学西传成为思想主流
C.忧患意识助推文化传播D.列强迫切需要了解中国
2021-07-09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刚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B卷·提升能力)
2 .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商业陆续出现,外资在华开设的洋行总数达400余家,中国旧式商业,适应外资洋行经营进出口商品的需要,逐渐出现经营洋布、西药等的新兴行业。材料中的经济现象说明
A.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B.传统金融业遭到沉重打击
C.外国商业势力侵入中国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3 . 下表是19世纪不同时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年份(年)种茶面积(万亩)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
1837521260.520060.5
1861625409.5202.5207
1886934.9567.46205362.46

A.古代的传统手工业带来丰厚利润
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清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茶叶质优价低竞争力强
4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52次组卷 | 83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选拔卷)
5 . 某同学进行“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学习,完成如下笔记,其内容属于
A.战争的背景B.战争的导火索
C.中国战败原因D.战争的影响
6 . 鸦片战争后,“ 内地土产出口,外来洋货内销,取道粤北者日少,成千成万以挑运、护运及开 设旅店为业者,失了谋生之路。” 据统计湘粤间的肩获者,近十万人大多为会党。材料主要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B.人民抗英斗争激烈
C.农民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D.中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2021-06-19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故乡。清中期后茶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年出口量近40万担。五口通商后,洋商闯入广州、上海等地设行抢购茶叶,夺走了中国茶叶贸易自主权,打破了官商对茶叶的控制和专卖。为适应出口需要,老茶区深挖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新茶区也不断出现。中国茶叶在19世纪80年代前,基本垄断世界市场。1870年至1876年出口稳定在180190万担之间,1877年突破200万担,并继续有所增长。然而繁荣掩盖着茶叶厘税太重、粗制滥造、流通环节太多、剥削加重等严重问题。1891-1920年出口从170180万担逐渐下降,1917年锐减至40多万担,从此再也没有恢复之日。

——摘编自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材料二   印度本不产茶,19世纪30年代初,英属印度始从中国引种茶籽茶苗,发展茶业经济,成立阿萨姆公司,不断引进茶籽种植。1848年,茶叶经济间谍福顿潜入中国内地,窃取了大量茶叶情报以及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阿萨姆种也日益代替中国茶种。植茶公司日益增多,印度茶产量稳步增长。1872年,揉茶机制成并在阿萨姆茶业公司装置使用,机器制茶很快代替手工劳动。大规模的资本主义茶场及股份制茶厂占据绝对优势。1881年成立印度茶业协会,使印度茶业经营“进入普遍化、系统化及单纯化之时期”。1900年原茶业协会成立科学部,专门研究茶叶生产制作。至20世纪初,印度成为世界头号茶叶生产、出口大国,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50%以上。

——摘编自陶德臣《英属印度茶业经济的崛起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印度茶叶的发展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8 . 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这场战争意味着外国在华活动的加剧,这些活动打破了中国的孤立局面,在中国开创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而马克思主义学者则认为,这场战争是资本主义之凶恶的缩影,它把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这场战争使(  )
A.西装开始传入中国B.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界”
2021-06-10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44年底,重庆实验地方法院公开审理美国人麦克米兰因驾驶车辆误伤人命案,判决过失杀人罪名成立。该案经过两次上诉,此事最终以麦克米兰无罪收场。1945年重庆实验地方法理的3宗涉美案件分别以管辖错误、撤回及上诉结案。以上现象
A.背景为中美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B.适用《望厦条约》的领事裁判权
C.反映出国民政府完善了法律体系D.说明中国摆脱了外交屈辱地位
10 . “双城”的出现与消亡

材料一   在中原地区,双城体系是在传统城区外加多国集中组成的租界区,普遍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双城”首先是由一个城市中两个截然不同的主权分别建立的,即“双城”意味着双政权。由于政体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甚至矛盾,必然产生迥异的城市空间。其次,在产生所谓的“双城”格局前,这些城市就有了成熟的中国传统城市格局,两套城市空间布局在时间上并非并行发展,一套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控制形成的,另一套则是在西方近代规划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最后,在这样背景下形成的双城,传统城区和殖民城区都是在规划控制下完成的。城市空间的碰撞,事实上是中西方不同营城思想和规划观念的碰撞,更深层次上讲,是意识的碰撞。

——摘自周丽娜、吕海平《近代军港旅顺的城市空间演进18801945


(1)解释中国近代“双城”现象并说明“双城”是如何出现的。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7814日中国政府对德奥两国宣战的当天,中国政府宣布接收天津和汉口德租界以及天津奥地利租界;中国北洋政府军警进驻天津德、奥租界。1919628日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确认中国收回两处德租界……1921年德国政府声明承担《凡尔赛和约》中有关在华租界条款,中国政府正式将德租界收回……1927年北伐战争,220日,武汉国民政府与英方签订《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定》;31日,汉口英租界工部局解散,315日成立了汉口第三特区,直属于国民政府外交部管辖。19291111日国民政府收回镇江英租界。1930917日国民政府收回厦门英租界。1931831日收回天津比利时租界,改为天津市第四特区。

——摘自陈明远《百年租界的数目、面积和起讫日期》


(2)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评析“双城”现象的消亡过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