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实行片面协定关税和领事报关制度等。1854年,江海关(上海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个由外籍人士监管洋货、征收洋税的海关。1858年,中国被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规定任凭清政府总理大臣邀请外人“帮办税务并严查偷漏”。其后,各开放口岸先后聘任洋人开设新式海关,洋人从“帮办税务”的“客卿”,逐步成为主管海关事务的实际领导者。19世纪60年代总税务司署成立后,形成了以外籍总税务司和税务司为核心的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中国近代海关名为中国政府机构,实则为西方列强掠夺中国政治经济利益的“国际官厅”,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独特缩影。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风雨兼程三千年—中国海关发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
2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许多英国纺织企业主认为“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厂的出产,都不足供给他(中国)一省之用”,遂将大量棉布送往中国出售。英国企业主的这一行为
A.使英国对华商品输出连年剧增B.导致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C.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与争夺D.遭到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3 . 1840年8月15日,钦差大臣琦善给英方复函时,放弃“谕”“批”等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此式旋被仿效,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从12月3日开始,照会中“天朝”两字被悄悄取消,自后成为定例。上述变化
A.表明中英两国实现平等交往B.反映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C.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D.折射出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
2021-06-01更新 | 1118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古代的爱国一般与忠君相联系,而近代的爱国却日益与叛君相连,由忠君爱国而抑君爱国而叛君爱国,是近代爱国思想迅速演变的轨迹。”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革命主导力量的嬗变B.启蒙思想的逐渐传播
C.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D.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鸦片战争前后银钱比价对比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清政府统治日益腐朽B.国内商业贸易严重萧条
C.列强侵略导致大量白银外流D.农民受到的压迫加重
2021-01-18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题历史试题
6 . 关于鸦片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基于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差异很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正当满清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涌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大城,这些工业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在印度,英国侵略势力继续向广大腹地推进,获得剥削殖民地的无限利益。这个贪婪强暴而又在印度积有经验的英国海盗,对满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机会,是势所必然的。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947年版

材料二   陈恭禄1934年完成60万字的巨著《中国近代史》,当时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他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中外政教之悬殊,夷夏之别太严”。英国要求通商与平等往来,但“北京政府不知国际关系之变迁,本于轻视外人之心理,囿于旧档成案”,视英国为藩属之国,视为蛮夷,拒绝平等往来,因此战祸之促成,自中国方面言之,殆由于官吏知识之幼稚。战争失败,“证明了清代政治上、军备上积弊,非留心外事,彻底改革实无国强之道”。对鸦片战争的后果,他认为虽然丧失了部分主权,“但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外商教士来华者日多”,“交通益变,而中国之闭关政策根本上不能生存矣!”从总体上看,他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是正面的,从对整个事件的评价来说,他更多的强调中国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龚云《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7 . 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帝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表明清政府
A.顺应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B.对近代国际关系规则的无知
C.同意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已认可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8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这场战争,对其战败的原因一直 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 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 年)


材料二 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
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孟森《清代史》


材料三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
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
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在近 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
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 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
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 170 周年反思》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2)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这场战争实际是一个思想问题,请指出这一思想问题的 实质。举例说明清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内部改变的实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