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鸦片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1842—1852年期间,广州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均处领先地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上海进出口贸易额及其在全国的对外贸易比重则呈迅猛上升之势,并最终于1853年超越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B.列强侵略的影响
C.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D.民族工业的兴起
2 . 蒋廷黻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到两次鸦片战争时存在于中国士大夫中的一种现象:他们不反对治外法权,不反对协定关税,不反对租界;他们反对的是五口通商,反对长江通商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该现象表明士大夫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C.不支持清政府卖国行径D.缺乏近代国家观念
3 .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一般都是根据儒家经典进行命题的,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均被视为异端而不予考察。然而在晚清的某次殿试中,题目中却出现了“孙子练兵,吴子治军……淮南子兵略训”等字样。这一变化说明,晚清时期
A.儒家思想已丧失主导地位B.统治者从诸子学说中寻求方法
C.官方意识呈现多元化局面D.西学的传入促使诸子思想复兴
4 . 下表反映了1871-1893年美、英、日、俄四国对华贸易比重变化(单位:%)其中与①所示国家有关的是
年份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1871—187334.752.90.514.10.23.33.71.7
1881—188323.833.33.712.40.27.34.92.4
1891—189320.411.34.59.80.68.64.77.2

A.提出门户开放,共同宰割中国B.发动鸦片战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C.提出二十一条,妄图独占中国D.出兵侵占伊犁,制造西北边疆危机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经济、文化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古代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反映在出版事业上,就是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宋代的书籍装订,已由卷轴形式过渡到装订成册的册叶形式且已经十分完备,并普遍推广全国各地。宋代出版的书籍种类繁多,数量很大。不仅经、史、子、集四部皆备,农、桑、医、算等专著以及法律、地理、建筑等类书籍大量出版,卷帙浩繁的佛藏、道藏多次上版刻印,而且还出版了数以千卷计的大型类书。刻书机构遍及各地,不仅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的刻书机构如国子监、崇文院,而且地方政府也都刻印大量书籍,同时私人也纷纷刻书,出现了大量私人开设的书铺刻书出售。虽然这时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但宋代书籍大都仍采用雕版印刷,这些书不仅印制精美,富有艺术性外,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因为它们是很多书籍的祖本,自然成为研究历史和其他考据的早期版本依据。

——摘编自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凸版印刷术、平板印刷术以及凹版印刷术使得我国的印刷技术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的跨越。出版物也由之前的以线装为主逐步演化到平装、精装为主的图书形制。中国的传统出版向来是以经史子集为主体,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中西方的接触也日渐频繁,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广泛地了解和移植西方文化思想,并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图书,这就使得中国的出版物内容加入了新鲜的血液,各种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新学科随之出现。另外出版观念的变革以及出版机构和管理的革新,都曾为中国传统出版向近代出版的转变添砖加瓦。

——摘编自陈力《中国图书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宋代图书出版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宋代相比,近代图书出版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原因。
6 . 读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②“五口通商”中的香港成为贸易中心
③天津的口岸贸易在北方居于核心地位④最早开埠的汉口是南北口岸贸易枢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9-06更新 | 5213次组卷 | 30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英国领事在福州枯坐3年后,于1847年报告说,“并无英船或其他外国船只来此贸易,也并没有真心诚意地来考察过商务情形”。到1850年,福州一共有10个外国人,其中7个是传教士。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仍坚持闭关锁国B.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牢固
C.受国内政局动荡的影响D.西方无意开展对华贸易
8 . 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
A.棉花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B.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C.农业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
9 . 有人说,中国“战前千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这里的“战”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的思维导图,包含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蕴含了众多的逻辑联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论题并阐述其历史事件的逻辑联系。(要求:论题明确,逻辑联系的表述准确、全面)
2021-08-21更新 | 37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