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材料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
时间
事件或条约
影响
1842年
《南京条约》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年
《马关条约》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00 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9 年
巴黎和会
“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年6月
“改订新约”的运动
减少了 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1943年1月
中英、中美签订新约
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
1949年9月
《共同纲领》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两个变化趋势并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2016-11-27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中原学术联盟高考仿真模拟(一)文综历史卷
2 . 至《马关条约》签订,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趋势是:由沿海入长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陆腹地。有学者指出,这些埠口,在中国封建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之而源源不断地泄人、渗开。据此可知,通商口岸开设
A.使中国领土主权不断受到破坏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C.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变化和发展
4 . 从《南京条件》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趋势主要是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埠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2016-11-27更新 | 20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中国近代鸦片战争至民国初年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据此如表分析,影响如表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留美幼童学生群1872年起4批共120人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国初年:觉醒、救亡、革命阶段涌向日本的留学群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宋教仁、蒋介石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孙中山、蔡元培等
A.日俄战争的刺激B.清政府的鼓励和提倡
C.日本放松对中国的侵略D.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
2022-04-10更新 | 29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2
6 . 1840—1895年间,外国人在租界设立的现代工业包括缫丝、食品、药品、印刷、锯木、船舶修理及公共设施如电话、电报、水厂等产业。1895年后,在华外国工业企业以矿业最多,占48.44%;食品次之;纺织再次之;电力和自来水又次之。这一变化说明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阻碍B.西方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C.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局面形成
7 . 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在慈禧及顽固派的把持下,政治上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经济上不求发展,生活上挥金如土。像为慈禧太后搞“万寿庆典”,官员们竟随意挪用海军建设的军费,大肆挥霍,导致燃料、弹药极度紧缺,北洋舰老化却无钱按原计划购新舰。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不断削减军费预算。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所以,在甲午战争中,准备严重不足的中国早已注定损失惨重。

——摘编自《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1937年七七以后,日军对中国人民制造了哪些滔天罪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抗战胜利为什么“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2022-06-2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东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
A.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B.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C.从单独行动到狼狈为奸D.从开埠通商到割占土地
2010-09-08更新 | 10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卷
9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139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分校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10 . 某次战争结束之际,《泰晤士报》称;“清帝国现今已完全颓废老朽……因而今日乃是结束处理清帝国最恰当之好时机,使之尽快归于欧洲各国共同占领。"该战争产生的后果是
A.中国的社会形态开始变化B.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D.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