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表为1895年某州县基层教官日记 (部分)。下表可以用来佐证当时中国(     
时间日记内容
1月24日《津报》冬月初九:旅顺船坞有英兵船八只,倭不敢问,已退出。
3月24日闻东省之将帅,有避敌者、纵敌者、通敌者,为之愤然!
3月25日闻倭人有每日给渠四百万元始停战议和之信,为之愤然!
7月27日少杰来,得悉台北失守,刘永福退至台南。时事不可为矣,李鉴堂中丞腔忠愤,令人感佩。
A.拒和抵抗成为共识B.与列强矛盾激化
C.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3-05-19更新 | 479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1898年2月,清政府取“示昭大信于天下”之意发行昭信股票,以田赋、盐税为担保,二十年还清。债券由户部专设昭信局、各省设分局办理,购买1万两以上者予以官位。这表明此时的清政府
A.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B.试图通过革新来自救
C.积极提升自身公信力D.开辟选拔官员新途径
3 . 1840—1895年间,外国人在租界设立的现代工业包括缫丝、食品、药品、印刷、锯木、船舶修理及公共设施如电话、电报、水厂等产业。1895年后,在华外国工业企业以矿业最多,占48.44%;食品次之;纺织再次之;电力和自来水又次之。这一变化说明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阻碍B.西方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C.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局面形成
4 . 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从下列两幅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示意图中,反映出这一阶段
A.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2021-11-08更新 | 1021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战败后,虽然各种政治派别对于民族国家的构建方式和形态模式存在争议,但最核心的共识都在于试图通过重新建立对现代中国的理解。这反映出甲午战后
A.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清廷外交理念的近代化
C.各阶层亡国灭种的危机D.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发展
6 . 赫德曾言:“总理衙门对外国调停过度信任,并且总认为日本愿意谈判,因此造成僵局,总理衙门坚持先撤兵后谈判,日本坚持先谈判后撤兵。日本大军已涌入朝鲜,增强了他们的地位,并强迫朝鲜国王独立,改革内政,手段高强,但是很霸道。”清政府的外交调停政策
A.有效化解了中日在朝鲜的纷争B.使清政府在战争问题上丧失主动权
C.造成日本在朝鲜不断增兵局面D.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朝鲜国家的独立
2021-10-24更新 | 425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申报》曾发表时评指出:“驻扎日本之法德俄三国公使行文日廷,不准中国土地让与日本。中国若依此拒绝割地,中日必将重新开战。面对中日再动干戈,三国公使既有此论,未必肯袖手旁观”。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战后
A.法德俄积极维护中国利益B.清政府对列强抱有幻想
C.列强间既有勾结又有斗争D.各国奉行门户开放政策
2021-06-08更新 | 909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中国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纷纷觉醒,意识到中国先前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实际上是一次跛足的现代化运动。从这种认识出发,他们开始组织学术团体,创办以开民智、鼓民力为基本宗旨的近代报纸杂志。他们认识的变化源于
A.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B.甲午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
C.三民主义思想广泛传播D.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9 . 列强入侵造成了近代中国深重的民族危机。下列图中地点与相关事实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①地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B.②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署地
C.③地园林内珍宝在1860年被日军洗劫一空D.④地为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10 . 1895年,李鸿章在与日本办理外交事务时,不仅多次援引《万国公法》中的内容,而且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也清楚最关紧要者就是割地、赔费两节。尤其在割地这一节,清廷还曾提出“但得办到不割地,则多偿、多努力”的要求。这表明,当时清廷
A.已放弃传统的华夷观念B.在谈判中占据政治优势
C.摆脱了日本的政治压力D.初步接受近代外交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