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表是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借债情况表,该表反映(     
时间债主借款额年息折扣年限共计偿还本息
1895年俄、法银行团4亿法郎4厘9436
白银
3亿两

白银
7亿两
1896年英、德银行团1600万英镑5厘9436
1898年英、德银行团1600万英镑4.5厘8345

A.列强借款给清政府具有很强的政治奴役性
B.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
C.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海关与财政
D.以借款作为长期控制中国主权的重要手段
2022-03-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2 .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官员也向光绪帝上书道:“自明治维新以来,力行西法,亦仅三十余年,而其工作之巧,出产之多……今中国以二十二省之地,四百余兆之民,所失陷者不过六七州县。而谓不能复仇洗耻,建我声威,必无是理。”这反映出当时
A.清朝官员对日本变法的大加赞赏
B.部分官员已具有变法图强意识
C.统治者学习西方的愿望非常强烈
D.中国人对日本侵华行为的麻木
2022-03-04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包含顶效镇)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国人的触动可谓微乎其微。这场战争的战场只是在上海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美、法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在当时国人的眼中也不是那么严重的损失,如割让给英国的香港岛对于庞大的中华帝国来说不过是一个区区弹丸之地,至于贻害无穷的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更是无足轻重……

——摘编自刘悦斌《晚清国人对中外关系认识的变化及应对

——从“华夷秩序”到“战国秩序”》

材料二   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之下成了亚洲唯一个世界列强,而作为当事人的清政府,他们的核心利益却还是维持满人的统治,延续大清的正统。所以,翁同龢可以因为限制汉人官员的力量砍掉北洋水师的经费……翁同龢跟李鸿章有矛盾,甚至在某地尚未失守时,谎报朝廷说已经失守。而慈禧办寿也可以为了热闹不要那艘后来成为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舰的吉野号,因为对清廷来说,卸磨杀驴也好,割地赔款也好,这些只是肌肤之痛。只要大清正统还在,祖宗之法不变,一切都还好说。这也是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之后,当日本用商船将活下来的976名清军战俘送还的时候,正在忙着给慈禧过大寿的清廷认为这些被俘的人属于不祥之人,甚至将军官革职,士兵遣散。

——摘编自《原来这才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都被电视剧骗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对国人触动微乎其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