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对于义和团,劳顿引证了义和团领袖于栋成所发布的一个布告,布告写道:“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劳顿的引证
A.正确揭示了义和团兴起的原因
B.说明了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性
C.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寻找借口
D.对史实的论证存在主观片面性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新编》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拳匪纪事》


材料三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义和团揭贴


材料四“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分别指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义和团对洋人清政府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依据材料四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实际反帝效果。
2017-11-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民族和个人的性格深受社会、时代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认为中国传统性格有如下十三种特征:

1.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2.服从礼法
3.尊重过去和历史4.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
5.循例重俗6.君子不器
7.主张逐渐的变革8.中庸之道
9.与人无争10.任重致远
11.自重与自尊12.当仁不让,不妄自非薄
13.待人接物,中规中矩

材料二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

……中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材料三当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合成为一时,其反应不外二途:一种是出于种族中心主义作祟,感情地拒绝西方的价值;一种是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羁勒,理性地、痛苦地放弃腐蚀了的传统的价值。前一种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后一种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湖流中。

——摘编自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及“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过渡人”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洋务派是否具有“过渡人”的特征?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出现的材料所述的两种“反应”。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和个人性格变化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黄爵滋的奏疏:“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1831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1834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编者注:即1838年),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余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材料二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点是: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1845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三甲午战争成为中日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材料四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毅国教民的方案,不过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及清政府的解决措施。

(2)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否得到了?具体有哪些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观点进行简要论证。

(4)材料四中的“拳匪运动”是如何救国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

2017-12-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0课 鸦片战争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材料二“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材料三“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

(2)材料二、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为马克思的评价提供历史依据。

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6 .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日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B.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D.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

7 . 材料中国近代史教材观点对比(节选)


比较上述左右两份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政新篇》和义和团对待西方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指出明确清楚;分析原因角度合理、充分)

8 . 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权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人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该材料不能表明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B.义和团斗争方式不当
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2017-10-08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江苏扬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民族和个人的性格深受社会、时代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认为中国传统性格有如下十三种特征:

1.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2.服从礼法3.尊重过去和历史4.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5.循例重俗6.君子不器7.主张逐渐的变革8.中庸之道9.与人无争10.任重致远11.自重与自尊12.当仁不让,不妄自非薄13.待人接物,中规中矩

材料二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中国的“过渡人”(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一类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材料三当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合成为一时,其反应不外二途:一种是出于种族中心主义作祟,感情地拒绝西方的价值;一种是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羁勒,理性地、痛苦地放弃腐蚀了的传统的价值。前一种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后一种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湖流中

——摘编自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及“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指出近代中国出现“过渡人”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洋务派是否具有“过渡人”的特征?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出现的材料中所述的两种“反应”的有关历史事件。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和个人性格变化的认识。

2017-12-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
A.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
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C.强调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
D.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2017-08-31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