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更摈鬼子不费难,扶清灭洋伸正义。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二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日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以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腑……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义和团的运动旗帜是什么?如何评价“扶清灭洋”?
(2)材料二中“因而用之”和“徐图挽救”的意思是什么?你对清政府招抚义和团怎样理解?
(3)谈谈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2019-09-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
2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中图甲,概括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材料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选取了抗日战争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主题1】抗日战争的起点时间: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略罪行,强调“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据2017年1月12日《人民日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主题2】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下图是日本部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采用的一幅日本军人1937年12月在南京背中国老大娘回家的照片。


(3)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年日军拍摄这幅照片的意图。谈谈你对日本部分中小学教科书采用这幅照片的看法。
2019-03-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绿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赫德说:“义和团之运动……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A.义和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
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2019-05-02更新 | 182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没有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最主要原因
A.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B.列强间矛盾斗争加剧
C.中国人民长期的不屈的斗争
D.帝国主义改变了侵华政策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者。

——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虐同群。

——《义和团档案史料》

材料三:“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分别指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义和团对“洋人”和“清政府”怎样的态度?为什么?
2018-10-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麻栗坡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6 . 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是近代史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8年孙中山说:“扶清灭洋之义和拳……为千古所未闻,然足见中国人民有敢死之气。”同时又说:“清廷有排外之举,假拳党以自卫,有杀洋人、围使馆之事发生,因而八国联军之祸起矣。

——顾则徐《清末民初思想领袖评价义和团总览》

材料二   义和拳就是全社会种种迷信种种邪说的结晶。造成义和拳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五:一道教,二佛教,三孔教,四中国戏(剧),五仇视新学……现在中国制造义和拳的原因,并未丝毫减少,将来的结果,可想而知。现在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的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道路。我国民若是不希望义和拳再发生……到底是向哪条道路而行才好呢?

——1918年陈独秀《克林德碑》

材料三   以下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流传很广的一首揭帖: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

……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人间把拳玩。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拳匪纪事》卷二《匪乱纪闻》

(1)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的观点,指出这种观点与其革命主张的联系。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陈独秀否定义和团的原因。

(3)美国学者包瑞德说:“中国历史学者收集和分析义和团资料的工作绝不能使盲目排外主义延续下去,而外国研究者也不应当为外国人、外国机构和外国政府进行辩护。”包氏认为对义和团的研究应坚持怎样的原则?遵循这一原则,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18-08-25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秋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2课时同步检测卷: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   “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材料三   “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

材料四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
(2)材料二、三,马克思是对哪一农民运动的评价?材料二、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18-12-0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海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材料三“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

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1)材料一、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为马克思的评价提供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18-05-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枯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现在所欲问者,只是各国对此问题,究取何种态度。俄国方面,因占领满洲之故,在最近期间,当可心满意足。假如现在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英国取得长江流域一部分,德国占据山东,则中国方面实无力加以阻止。因此,我们对此问题,必须十分注意,倘或一旦列强对于瓜分之事,果有妥协之望。

材料二   但余对于此事,却认为绝对不能实现。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至于美国方面,更早已决定,反对一切瓜分之举。俄国方面若能听其独占满洲,毫不加以阻扰,则该国对于他国之实行瓜分中国,当可袖手旁观,盖彼固深信,各国对于此事,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故也。因此之故,急欲促现瓜分一事,实系毫无益处之举。

——摘自《瓦德西拳乱笔记》(1901年2月3日条)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政局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认为瓜分中国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对此,你有何看法?说明你的理由。

2018-10-28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香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简表

国别势力范围割占或租借地
德国山东强租胶州湾
俄国长城以北和新疆强租旅顺、大连
法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强租广州湾
英国长江流域,云南、广东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本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备注:“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材料二   当西方列强和日本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时候,美国正热衷于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美国立即把注意力转向了中国,想在中国夺取港湾,但当时美国尚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国内又掀起了反战运动。在这种形势下,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所谓“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特权前提下求“利益均沾”、贸易机会均等。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门户开放”政策,是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利益均沾”原则在帝国主义时代的新发展。

材料三   阅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中的几段叙述: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承认,“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阅读材料一,指出哪些因素导致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结合材料二,指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这一政策使列强侵华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二,分析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完全殖民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