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图一为天津老百姓茫然地看着八国联军大军,图二为八国联军中的法军攻打皇城,翻墙走捷径,墙上有协助法军的中国民众。这说明当时
A.中国人民民族意识淡薄B.八国联军熟悉中国国情
C.民心向背决定战争结局D.满清政府中央权威丧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前,曾长期在华工作的美国著名记者伊罗生说道:“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中,有极其众多的美国人把自己视为中国和中国人的仁慈保护者、恩人和救星。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心灵、肉体和不朽的灵魂承担着责任,美国政府则承担着保护中国政治独立和行政完整的责任。”美国政府和社会秉持中美“友谊”的观念和中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实质是一种想象的“恩人身份”和“家长庇护”观念,是美国对中国的帝国心态,即美国以更为“优越”的文化控制和改造中国。旧中国是美利坚帝国实现国家抱负、使命和威望的“可控的他者”和巨大的试验场。

——摘编自翟韬《美国对新中国宣传政策的演变(1949~1969)》

材料二   一个统一、民主、强大、对美国友好并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的中国的前景使美国人普遍相信,中国就在他们手中,美国的国家理想和使命的实现似乎唾手可得。然而,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不仅是美国地缘政治层面上的失败,更加打击了美国有能力控制和改造中国的帝国心态。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这样写道:“原来美国的所谓“国际责任”和“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就是干涉中国。干涉就叫作担负国际责任,干涉就叫作对华友好,不干涉是不行的。”

——摘编自翟韬《美国对新中国宣传政策的演变(1949~196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政府和社会热心美中“友谊”的目的和美国对中国“特殊关系”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由“特殊关系”变成对立关系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未来中美关系的看法。
2022-02-22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瓦德西回忆录》中有如下记载:所有沿途行经之路,一直至于北京城下,只是一片荒凉毁掠之景而已,沿途房屋未经被毁者极为罕见,大都早已变成瓦砾之场。……从大沽经过天津直到北京之路线上,至少当有五十万人,变成无屋可居,散处于附近之地。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B.太平天国北伐时期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4 . 下图是某次列强侵华战争中拍摄的德国军队进入北京城的情形。这次侵华战争
A.迫使清政府开放沿海城市为通商口岸
B.使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为列强对华大规模资本输出提供方便
D.加快了清王朝统治走向覆亡的步伐
2021-11-06更新 | 255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或条约内容或影响
1842《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
1895《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11《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1919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6改订新约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收入,但不彻底。
19431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
19499《共同纲领》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4-21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请写出近代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以及与这些条约相关的战争?
2020-11-1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史学家罗志田认为,“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实则是那些曾在清廷与太平天国之间选择了前者的疆臣这次却在清廷与列强之间选择了中立所致。“中立”表明
A.外来侵略威胁清朝统治B.清朝君主专制面临着危机
C.清政府统治力严重下降D.地方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
8 . 1901年清政府与12个国家签订的《庚子协定》,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分水岭。这是因为
A.它结束了各条约国间瓜分中国的议论
B.它使清朝上层认识到进行制度性变革的必要性
C.它使列强开始寻找新的代理人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它表明列强对中国主权和财政收入的控制达到了最高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梁启超于1898年12月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清议报》从1898年12月到1900年5月,报刊涉日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向日本学习为主。然而《清议报》后期则是仇日和谴责日本为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
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惊醒了国人
C.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更加理性
D.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加重了民族危机
10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东交民巷使馆界的设立
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③在新疆设立行省
④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2019-01-0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