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为控制四川省骚乱,清廷将部分湖北新军调往四川,这场调动使城内要枢防守空虚,而这一时机也很快为革命党人所利用。革命党人发动了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武昌起义
3 .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里程碑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之革命发韧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覆君政。夫革命非能突然发生也。自满洲入据中国以来,民族间不平之气,抑郁已久。海禁既开,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满州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而钤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厉,适足以侧媚列强。吾党之士,追随本党总理孙先生之后,知非颠覆满清,无由改造中国。乃奋然而起,为国民前驱;激进不已,以至于辛亥,然后颠覆满洲之举,始告厥成。

材料二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

(1)民主化。

(2)法制化。

(3)工业化。

(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民主共和的形式,并为北洋军阀保留,因为他们知道,民心系共和,如果丢掉共和,自己的统治必将难以为继。但既保留了民主共和形式,所以又不得不遵循民主的某些程序,受宪法和其他制度的制约。尽管为了摆脱这些制约,军阀们动辄以武力解散国会、废弃约法、左右内阁,但又害怕激起更多的反对,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四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能保障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胡锦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孙中山为什么认为“革命非能突然发生”?材料认为改造中国的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方面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北洋军阀们受到《临时约法》哪些制度的制约?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2019-11-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料:10月31日,镇江关税务司戴乐尔给安格联写信:城内简直无人居住,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老百姓逃走了,只有几家小食品店还开张营业。道台衙门里除了道台和大约四个职员外,再没有别人,所有书办和文案几乎都跑光了。该史料最可能出自于
A.《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B.《甲午战争:一个意大利人的记述》
C.《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D.《百年五四: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
19-20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革命党人在汉口俄租界内制造炸弹,不慎发生爆炸引来了俄租界的巡捕。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019-10-28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历史必修试题
6 .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里程碑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之革命发韧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覆君政。夫革命非能突然发生也。自满洲入据中国以来,民族间不平之气,抑郁已久。海禁既开,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满州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而钤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厉,适足以侧媚列强。吾党之士,追随本党总理孙先生之后,知非颠覆满清,无由改造中国。乃奋然而起,为国民前驱;激进不已,以至于辛亥,然后颠覆满洲之举,始告厥成。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民主共和的形式,并为北洋军阀保留,因为他们知道,民心系共和,如果丢掉共和,自己的统治必将难以为继。但既保留了民主共和形式,所以又不得不遵循民主的某些程序,受宪法和其他制度的制约。尽管为了摆脱这些制约,军阀们动辄以武力解散国会、废弃约法、左右内阁,但又害怕激起更多的反对,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

(1)民主化。

(2)法制化。

(3)工业化。

(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四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能保障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胡锦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孙中山为什么认为“革命非能突然发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北洋军阀们受到《临时约法》的哪些制度制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方面的具体表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2019-06-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判断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开展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019-06-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2019-06-09更新 | 6774次组卷 | 8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事件发生后清廷极为惊恐,匆忙颁行谕令:“……此举不容轻视,决议用全力痛剿之,今日已有旨令陆军大臣荫昌亲帅近畿陆军两镇乘车南下,先电豫抚就近拔赴援。海军统领萨镇冰亦赴鄂会剿。”此次“会剿”是为了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抵抗八国联军侵华
C.平息“保路运动”
D.扑灭辛亥革命之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末商会在辛亥革命前后已成为最有影响、最有力量的资产阶级团体。武汉、长沙等地商会支持或参与起义,江西、苏州等地商会主要鼓动和平独立,北方各地的商会则反对革命。据此可知,清末商会
A.与资产阶级革命派配合默契
B.与封建清政府沆瀣一气
C.与袁世凯复辟帝制密切相关
D.与民国肇建有相当关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