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8—1911年,清政府先后公布两份宪法性质的法令。对后者的合理解释是(     
1908年8月《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11月《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君上)总揽;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都不得见诸施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涉;宣战、媾和、缔约“由君上亲裁”……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之顺序,于宪法规定之;皇帝对内使用军队“须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国际条约非经国会之议决不得缔结……
A.政治改革的重大突破B.拉拢立宪派的政治欺骗
C.应对时局的被动之举D.清末“新政”改革的继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申报》曾报道说:“武昌起义爆发后,普通一般人民未必个个赞成革命军,却无一人反对革命。…‘民众闻革命军胜利则喜。闻官军大胜,官军克复则惨然以忧色。”该描述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申报》的报道公正无私D.《申报》同情革命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记载,1911年10月19日上海的《时事新报》在报社门口贴出“革(命)军战败,官军战胜”的号外后,即遭到数千民众的攻诘,“该报接得匿名信数封,谓倘若再登官军胜革军败之谣,即将以炸弹奉赠”。这反映出当时
A.上海已被革命党人和平光复B.民主革命拥有一定民众基础
C.民国政府急需制定新闻规章D.新闻界缺乏支持革命的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于10月11日凌晨1时,就把这一消息电告国务院,称:“顾林来电,二天前在汉口俄国租界抓到几位革命党人,昨天五人被处决,昨晚随即发生数百名士兵兵变,他们焚毁汉口对面的营房。”电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这些现象
A.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
B.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C.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1年5月,作为“预备立宪”的成果,清政府出台了一个皇族占多数的内阁,人称“皇族内阁”,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许多立宪派成员对清朝彻底失望。这一事态
A.有利于扩大武昌起义的声势
B.促进了维新改良思想的传播
C.使立宪派成员退出政治舞台
D.推动了同盟会转向武装起义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材料二:辛亥革命时的《中华民国国歌》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时代精神。其中有这样的歌词:“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的斗争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前期后期的救国纲领分别是什么?其中哪一个纲领最能反映农民的要求?哪一个纲领反映了历史潮流的要求?

(2)“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