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2018-06-09更新 | 9422次组卷 | 85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海外,华侨社会“人人手舞足蹈,企望革命军成事,且特排列队伍游行中国街衢,以表庆祝之忱”。南洋地区华侨“平时最不喜欢谈革命者,至今连声诺诺”,“前之见党人而避之若将浼者,今亦纷纷欲以隶籍为荣”。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这场革命(     
A.使人民获得民主自由权利B.促进了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熟
C.增强了国人民族民主意识D.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3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指出,“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有参政权,盖所必至。”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2021-05-21更新 | 1130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
A.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
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2019-04-23更新 | 607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2020-09-28更新 | 376次组卷 | 40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武昌起义之后,“皇族内阁”提交辞呈,清政府批准并宣布“袁世凯著授为内阁总理大臣”。清政府资政院提出该程序违宪,摄政王收回上谕,随后资政院以无记名投票公选总理大臣,袁世凯得票最多,摄政王再次发布任命上谕。这一过程表明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宪政理念的影响力日益增强D.立宪派影响革命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粤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命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一记载反映了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武昌起义的爆发
C.北伐战争进展迅速
D.南昌起义的成功
9 . 下表的内容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①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朝政府君主专制统治走向瓦解
②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国事实上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④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0 . 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12和13两日《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A.《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C.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D.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