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各国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各族人民面临着的共同命运和共同责任,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推动着中国民族整合的进程。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资产阶级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乃“合五族而成”。中国境内各民族,主要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享国家的权力,共担国家之义务”,“各于政治上有发言之权”,共享“立于平等地位”,“国家之事, 由全国五族人共组织之”,用“政治改革” 来实现“五族一家”。
——摘编自熊坤新等《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提出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016-12-12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河北邯郸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看下图

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8-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表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五四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0-04-0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