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冲击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责任内阁制在中国难行
2022-11-27更新 | 1154次组卷 | 80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汉阳知府李亚东每逢出衙都要乘坐四抬大轿,遇有人劝阻亦不以为然:“有威可畏,才好管教百姓。”一天,他乘轿到都督府,被卫兵喝令下轿:“官僚派!满清怪物!打!”李亚东又惊又怕,不敢作声,此后再也不敢坐轿了。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51-1864年B.1865-1894年
C.1895一1910年D.1911-1919年
3 . 古代中国,帝王纪年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一大特色;19世纪末康有为等大力提倡孔子纪年;20世纪初章太炎等推出黄帝纪年,为革命党人普遍接受和湖北军政府采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改黄帝纪年为民国纪年。纪年的演变
A.反映了天文历法的进步B.有浓厚的中体西用色彩
C.被赋予了政治文化功能D.适应了思想解放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代学者徐兆玮在其《棣秋馆辛亥日记卷》中记载,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为《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据此,我们得到的最准确的认识是
A.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B.民国初期城市知识分子中共和观念盛行
C.辛亥革命推动了报刊杂志的发行
D.辛亥革命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2020-04-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论述近代中国史时,认为“近代中国是在西方步步冲击之下,逐步发生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演变的。”学界称之为“冲击反应模式”。以下对于“冲击”与“反应”的对应关系中不准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一睁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自强求富
C.甲午中日战争一变法图存D.八国联军侵华一创立民国
2020-03-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的国旗是(       
A.B.
C.D.
2020-02-1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2届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蔡元培写给孙中山的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他悼念的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鲁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9 . 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据此推断修正“组织大纲”意在
A.树立政府民主形象
B.迅速稳定国内局势
C.满足西方列强意愿
D.制约袁世凯独裁专制
2017-12-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求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初,革命派认为“中华民族”仅仅指“汉族”。武昌起义成功后,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于武汉,但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个变化
A.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发展
C.断绝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标志着汉族政权被五族共和政权所取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