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1911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唯有“坐旁听席”。但在1912年8月,中华民国出台的《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革命的包容性增强B.国民党内部组织日趋完善
C.政党政治成为各方共识D.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充实
3 . 《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说:“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成为20世纪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主要代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历史巨变”是指(     
A.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B.中华民国的建立
C.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发布政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但同年6月的《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可以说明(     
A.民国依然沿用清朝的审判制度B.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所知晓
C.司法部门不执行民国政府政令D.旧的习惯、传统依然根深蒂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孙中山曾认为辛亥革命必然经过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须三十年之久方能成功。但武昌起义却是仓促发动,清朝统治随后迅速土崩瓦解,从武昌起义到民国诞生,前后只有80多天。革命迅速发展反映了(     
A.资产阶级革命派实力强大B.民族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
C.革命得到了社会各界支持D.晚清的腐朽统治失去民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地理、数学、手工、体操等。这一规定本质上反映了(     
A.教育内容废止传统文化B.近代教育体系开始建立
C.教育转型受到西方影响D.教育变革顺应时代发展
7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主张女子参政;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为纪念辛亥革命,中华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同时发行《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套。主图分别为当时中国最显要的人物,图1肖像为孙中山,图2肖像为袁世凯。据材料推知,两套邮票的同时发行

A.标志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B.反映了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妥协与合作
C.佐证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格局已经形成
9 .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以前入朝为官的快捷方式是参加科举,现在科举没有了,党就变成科举的代替品了。入党做官,或组党做官,成了有志青年的正途。这反映了当时
A.政党政治的成熟B.民主政体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革新D.政治体制的剧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在北京成立。在这届国会短暂存在的半年多时间里,不少议员积极问政,对宋教仁案、大借款案、俄蒙协约案、预算案等争执激烈,弹劾案、质询案也层出不穷。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政治秩序日益混乱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宪政观念得到加强D.北洋军阀势力逐渐坐大
2021-11-06更新 | 54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