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选举、弹劾等权力,但却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即参议院和临时大总统是一种单向制约关系。这项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保障议会中心地位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确立责任内阁制度
2019-03-01更新 | 1026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汇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该诏书
A.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待遇
B.标志着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
C.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D.表明了袁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
3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径行解散议会的权力,《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
A.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
B.体现了立法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C.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原则
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
2018-11-04更新 | 1375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A.因人设法违反了宪政的本意
B.总理制约总统各国没有先例
C.两者牵制无法体现三权分立
D.人民主权却无人民真正参与
2018-10-25更新 | 49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美术班下学期第一次(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依法担任大皇帝
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2019-09-02更新 | 203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民国初年,袁世凯为笼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康有为力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康有为认为袁“首为罪人”,主要指袁世凯
A.出卖维新派人士
B.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C.逼迫宣统帝退位
D.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的政治家认为,国务员是否具有“副署权”是内阁制区别于总统制的主要标志。1911年12月,孙中山认为内阁制会“误革命之大计”,于是同盟会内部决定采用总统制。清帝退位后,宋教仁说: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孙中山等人觉得宋教仁的看法很有道理,转而全力支持他。因此,宋教仁率人赶制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很快获得通过。

——摘编自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

材料二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1982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1)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同盟会内部存在哪一争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能体现这一争论结果的内容,并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写入这一内容的意图。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8 .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三权分立”理论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8-08-27更新 | 52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美术班下学期第一次(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
A.引发政体频繁变更社会动荡B.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C.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D.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条文: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进行复议。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思想原则?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两国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