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束缚极感不便,思于宪法根本纠正之。国民党以国基初奠,袁世凯野心跃跃,亦思于宪法严厉预防之。这反映出中华民国成立后
A.袁世凯力图修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不足
B.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国民党为维护革命成果无视宪法的权威
D.民主与专制存在着斗争冲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称颁布时间简述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年12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共和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生效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取代了前述组织大纲
《天坛宪草》1913年草案贯彻了民主共和精神,为袁世凯所不容,后被废除
《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1914年该约法及大总统选举法为袁世凯成为独裁元首和“合法地”当上皇帝服务
1916年宪草1916年以《天坛宪草》为基础起草,后国会被解散,立宪程序停止
《中华民国宪法》(曹锟宪法)1923年于1924年被段祺瑞推翻,形式上存在了1年,实质上并未得到认真实施
《训政纲领》1928年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制,是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的政治纲领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是训政时期的临时宪法,将约法解释权授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1948年实际上中止了1947年宪法的效力,公开实行独裁统治

——据《近代中国制宪史》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4 . 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制定了最大限度强化议会权力的责任内阁制,其实际起草人宋教仁意在通过对大总统权力加以制约来限制袁世凯的独裁,同时也是为了防止革命党内部出现集权趋势。这反映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B.与三民主义原则相悖
C.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 . 下表为1912年初中华民国政治事件的记录。这体现出:
A.资产阶级力量迅速成长起来
B.普通民众接受民主共和观念
C.革命党试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D.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私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从建国以来,还没有很好地健全起来。林彪、“四人帮”钻了这个空子,在所谓“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幌子下,想抓谁就抓谁,对广大干部和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这一教训使我们懂得,一个国家非健全法律和制度不可。

——叶剑英《尽快完善我国的法制》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及的法律有何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政治原则,并分析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有哪些新的发展?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治的发展趋势?
2020-06-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了《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之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54 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1)材料一中“委员制”指的是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加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制定的目的,并结合所学说明《临时约法》的进步性。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
8 . 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机关来看,南京临时参议院40余名参议员来自17个省。从组成上看,南京临时参议院40多名代表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有30多人,占总数3/4以上,立宪派不到10人,即不到总数的1/4。据此可知,《临时约法》
A.反映了南北方的妥协B.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C.缺乏广泛的代表性D.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要求
2020-02-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罗列了人民应当享有的各种自由权利,但对政府非法侵犯人民自由未设任何救济方法。如第15条规定:“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依法律限制之。”这
A.以立法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推动了民主法制观念广泛传播
C.为行政权侵犯司法独立留下了隐患D.为责任内阁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2020-02-02更新 | 565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0 .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A.它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B.它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C.它特别规定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D.它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