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21-22高三上·山东济宁·期末
1 . 下图为《赵元成笔记》1912年所记内容的摘抄。这反映出他
廿四日庚午(4月24日)
晴。……阅《民权报》,国务员陆续抵京,统一政府于廿二日成立,参议院亦于是日行开幕礼。大局已定……惟诸公是赖,想素负时望,定能不负人民委托也。
三十日丁卯(6月20日)
晴。……阅《民权报》。唐总理前日赴津,追逼不返。同盟会国务员拟一律辞职,政界内讧甚烈。……数月以来,于体国经野、安内御外之策,毫末无所表见……
A.对新式传媒的重视B.对共和政体的追求
C.对当时政局的忧虑D.对北洋军阀的不满
2022-01-01更新 | 414次组卷 | 4卷引用: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33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2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发布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签字才能生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规定
A.充分表明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B.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3 . 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2019-04-19更新 | 2326次组卷 | 5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同盟会以男女平权为政纲之一,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时,没有男女平等条文,妇女一度冲入南京临时参议院,打碎玻璃窗,掌击宋教仁。后来经孙中山调停,答应向参议院提议增修,风波才平息下来。这表明(     
A.家庭革命初见成效B.革命党人软弱妥协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妇女谋求自身解放
2023-02-08更新 | 39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由于政治主张的不同而尖锐对立,革命派排皇,立宪派保皇,双方势同水火。立宪派依附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势力与革命派对抗,革命派内部在中华民国建立后发生分化。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A.实行政党政治的政治基础薄弱B.革命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迅速D.政党之间的党争多于联合
6 .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政治体制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议制度具有集思广益的长处,避免了个人思考的见事不周、偏执一端或墨守成规的弊病。许多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参与决策,汇集了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决策者们就能较为准确迅速地了解信息,掌握动向,避免颁布错误的政令,……年轻的低级官员参与议政,给政事堂会议带来了生气和活力,给封建政治带来了新气象。政事堂合三省首长议事,减化了颁行的手续,从而政令制订迅速,执行便捷,提高了行政效率。

——摘引魏向东《试论唐代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

材料二     时军机之权,独峙于上,国家兴大兵役,特简经略大臣、参赞大臣,亲寄军要。……厥后海疆衅起,经略才望稍爽,权力渐微。粤难纠纷,首相督师,屡债厥事,朝廷间用督抚董戎,多不辱命,犹复不制以文法,故能霈施魄力,自是权又移于督抚。同治中兴,光绪还都,皆其力也。

——引自赵尔巽《清史稿》

材料三     民初,中国社会成立的政党和类似政党的政治团体大约有300多个。有人称这一时期为“政党林立的时代”。……针对这一历史现象,梁启超在给袁世凯的信中讲到:“今国中出没政界之士,可略分为三派。一曰旧官僚派,二曰旧立宪派,三曰旧革命派。……政府惟有利用健全之大政党,使为公正之党争,彼自归于劣败,不足为梗也。”

——据谢彬《民国政党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概括政事堂设立后的决策优势。结合所学,阐述为加强君主专制,中枢机构在宋朝的演变概况。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军机处决策机制的角度简述“军机之权,独峙于上”的观点,试分别从太平天国和八国联军侵华两个时期分析“权移于督抚”对清朝造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政党林立”这一历史现象,分析此后袁世凯对“健全之大政党,使为公正之党争”这一建议所采取的举措。
2022-12-15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以上法律条文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B.明确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D.总统集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9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内阁官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这一规定体现了(       
A.三权分立B.自由平等C.主权在民D.责任内阁制
10 .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从袁世凯到张作霖一方面最大限地攫取和扩大自己的权力,从而使“主权在民”说形存实亡,“三权分立”原则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又打着“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招牌,作出一些民主的改革的措施。这反映出当时(     
A.新旧并存的时代特色B.国家意识已逐渐觉醒
C.启蒙思想正开始传入D.军阀混战致社会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