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 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2)材料二所列条文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指出其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历史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结论
A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全国不统一的混乱局面
B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C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A.AB.BC.CD.D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1)太平天国运动以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为目标。结合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天朝田亩制度》,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
(2)请按示例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示例:建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拋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


(3)据以上材料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0-06-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B.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2020-03-27更新 | 264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度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权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国家最高权力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2)从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民主理念?
2019-12-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建设中的什么原则?这部约法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它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3)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主要原因是
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
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
C.西方各国不愿让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