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民国初年-一些社会事件的统计。这些现象说明(     

时间

事件

民国初年各种政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多达300个,具有健全纲领或某一方面纲领者也多达35个
1915年北京爆发了抵制“二十一条"的外交运动,80万人口的北京城,仅一次大规模的集会,人数就有30万;而在天津,连续几次大规模的集会,每次都在10万人以上,而当时天津总人口也不过70万人
20 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最初几批党员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B.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C.辛亥革命加速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D.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2022-11-29更新 | 16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表),这说明(       

阶段

时期

对辛亥革命的判断

第一阶段

从建党之初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遵循阶级革命逻辑,把辛亥革命判定为一次典型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二阶段

从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以前阶级革命话语淡出,民族复兴意蕴凸显,辛亥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功绩被重新挖掘

第三阶段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遵循民族复兴逻辑,把辛亥革命看作近代以来民族复兴运动中一次伟大而艰苦的探索
A.辛亥革命推动民主政治建设B.中国共产党否定了唯物史观
C.历史评价随时代变迁而变化D.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过于主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后,缫丝、翻砂等行业的工人们积极参加中华民国工党,江南制造局的上千工人也成立制造工人同盟会;此外,还有大量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甚至青年学生们也“关心政治,较功课尤切”。这些现象说明(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民主共和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普通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D.中共成立促进社会运动高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