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它是学失败了,这同前面所说的是不是自相矛盾?不是。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

——摘编自雷颐《“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材料二   执著于城市,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这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并在城市首先胜利的。然而仿效俄国人成功的经验并没有在中国取得成功。于是,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革命”的名称,指出这场革命的性质并概括判断它“失败”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927年的失败”的表现,概括“这条道路”的内涵并分析它能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源。
2021-04-21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2022高三上·上海·学业考试
2 . 走向世界的中国。
(1)完成下列时间轴。

(2)导致“皇帝倒了,辫子割了”的历史事件是
A.清末新政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3)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此观点出自
A.《时务报》   B.《天演论》   C.《新青年》   D.《民报》
(4)上海地标“新天地”的命名灵感,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件大事是
A.“五四”上海工人罢工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D.淞沪会战
(5)“她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开始了新纪元。”“她”成立于
A.1912年   B.1919年   C.1945年   D.1949年
(6)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统治结束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22-09-0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不仪是革清朝之命,也是革中国三千年的政统与教统之命。此观点主要是基于辛亥革命
A.解放了民众思想B.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
C.建立了共和政体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肯定了辛亥革命
A.结束了君主专制的制度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结束了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历史学家指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的革命,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这是强调辛亥革命
A.推翻了清王朝统治B.使民主共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C.打破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D.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020-07-27更新 | 32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2020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江城首义起风雷,万里神州荡浊埃。创立共和皇族废,三民硕果笑颜开。”该诗是为了纪念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2019-04-04更新 | 405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荣光
2019-12-05更新 | 466次组卷 | 28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2年,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成为共和国。”该报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B.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C.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D.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2019-03-02更新 | 466次组卷 | 39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会考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2年3月5日《时报》发表文章载“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这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
①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③推动了社会风俗变化   ④解决了近代社会根本矛盾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