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016-11-27更新 | 267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最后一考历史试题
2 .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
A.采取武装起义方式B.在南京建立了政权C.制定了纲领性文件D.推翻了清朝统治
2019-12-01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3 . “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指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南京大屠杀D.渡江战役
2019-11-16更新 | 15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指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16-11-21更新 | 107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练习历史卷
5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革新道路上的飞跃 但飞得不高,跃得不远,没有完成飞跃的任务。其中,没有完成的“任务”是指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反殖民统治
C.推翻北洋军阀政府D.反帝反封建
6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020-09-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某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摧毁‘树墩’意指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文中缺漏的两处史实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D.挺进大别山
9 . 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文明的交流碰撞是世界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创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三大发明在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重要有何变化?
(3)请结合中国近代史,谈一谈你对“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这句话的理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