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列宁指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任务,第一步是要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统治。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和农民。在取得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胜利后,就能将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19222月,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达成了《九国公约》,条约名义上承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实际上中国呈现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为满足各自利益的需要,在中国扶植各派军阀混战。19207月,直系军阀打败皖系军阀后,控制了北京政权,而各省军阀提出“联省自治”,军阀战争不断,给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后又继续侵略华北,1935年初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8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二大提出“最低纲领”的历史背景,指出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国内外“危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围。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周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手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7-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三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党在探索民族独立与伟大复兴道路中的历史启示。
2021-07-2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收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020-11-21更新 | 438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走到20世纪初,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农民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都没有也不可能成功;资产阶级改良派继而发动百日维新,也不可能挽救中国;中华民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历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

——摘编自陈铁健《1911年到1949年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5月李大钊把《新青年》六卷五号编辑为《马克思研究》专刊。此外,还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李步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不能挽救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并分析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的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自成立之日至今,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年的什么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1927年,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什么?
(3)在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4)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5)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6)试分析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
2019-07-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三中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第10讲考点2国共的十年对峙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7)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6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是什么?它产生了哪些积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在以后的十年国共对峙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关注农村及农民问题的?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4日,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即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的丧失而爆发,延至1919年6月28日结束。它的爱国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1936年某学者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醒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

胡适曾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而胡适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五四运动之间“求同存异”而回避的两者的诸多差异,也在以后凸现出来,造成一些逻辑难题。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复古运动,而中国五四运动则建基于革新反复辟。

——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完成下列要求:
(1)学术界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根据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指出这种提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性质的多种提法,分别加以论证并形成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

材料二:1921年7月中共一大时,党员50余人;1922年7月二大时,党员195人;1923年6月三大时,党员432人。此后至1924年5月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即国民党改组前后一年时间,党员基本上没有增加,一些地方还明显减少。

——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


(3)根据材料二概括1921到1924年中共党员人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1927年初,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声称:我们过去有一个根本错误,就是在国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以为今天只能做国民革命,仿佛多做了一点便违反了革命铁律。现在知道,革命就必须超越这个限制,不仅要努力争取无产阶级的实际领导权,而且要“做到工人农民及其他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制,集中铁路、航业、矿山、大工业于国家机关支配之下,以行向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的解释》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共决议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2019-07-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无产阶级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未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战,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和革命动力的看法前后有什么变化?

(2)材料二是否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说明你的理由。

(3)据材料和史实,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9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丰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走相反的道路”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根据材料回答,共产党选择这条道路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的运动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