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016-11-27更新 | 1158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2016-11-27更新 | 2651次组卷 | 84卷引用: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革命虽有几次成功,但均是军事奋斗的成功,革命事业并没有完成,就是因为党之本身不巩固的缘故。故本次改组,即把本党团结起来,使力量加大,使革命容易成功,以迎合全国国民的心理。这一演说的时间最有可能是在(
A.1905B.1911C.1917D.1924
6 . 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4·12清党”发生,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
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 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2016-11-27更新 | 16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2016-11-27更新 | 17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五调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
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2016-11-27更新 | 110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D.中国的工人、农民运动转入低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