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的内忧与外患同时加深,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化与下层社会的革命化同步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与会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公约声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才是列强奉行的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整理

材料二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革命,长时间里没有弄清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正面提出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主张;中国共产党成立刚刚一年,就把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这个纲领很快传播开来……。中国革命很快展现出了崭新的局面。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国公约》的签订的影响。

(2)材料二中“这个纲领”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2年至1925年中国革命出现崭新局面的主要表现。

2017-12-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名师原创历史2018年专题卷:专题三《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料记载:某年5月,武汉政府连续发出通告、训令,不准工农团体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禁止工会、农会逮捕反革命和没收其财产,保护“公正绅耆”和“军人田产”。这说明
A.国民政府破坏国共间合作B.汪伪集团傀儡的特征明显
C.国民革命军取得北伐胜利       D国民党抗战后期开始反共
2017-12-01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一)联络北方国民军,使其退守西北,保留其固有实力;(二)联络苏俄以增进革命之势力;(三)派员联络川、黔以牵制滇、鄂两军:(四)联合湘赣,作固守同盟之势,约其共出兵之期限,以牵制吴军之南下……。”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北伐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27年3月7日,蒋介石在公开演讲中说,“无论哪国以平等待我的时候,那末,我们随便哪一国都可以联合的”。同时又说,“若苏俄—旦不以平等待我,一样压迫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是一样反对他们”。这表明将介石
A.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B.主张平等的对外政策
C.明确反帝反封建目标
D.意图破坏革命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
A.召开国民党一大
B.发动北伐战争
C.整编国民革命军
D.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2017-10-22更新 | 24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期末)历史试卷
7 .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2017-08-04更新 | 3789次组卷 | 7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4241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名师原创历史2018年专题卷:专题三《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2017-08-04更新 | 4078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25年1月,中共中央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试图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B.预见到国民党背叛革命
C.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D.坚持社会主义革命路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