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
A.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C.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D.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2019-03-16更新 | 188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七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2019-01-30更新 | 3680次组卷 | 9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对多党制议会政治从推崇走向失望,在护法运动失败之后,重新思考
中国的政治走向,由此孙中山
A.支持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
B.振兴实业,壮大民族资本
C.以俄为师,筹划改组国民党
D.创建广东革命根据地,武装北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7年4月,蒋介石第一次成为了美国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见图)上面有简单的人物介绍::GENERALCHIANG KAI-SHEK (蒋介石将军“……roseout of the sun-set”(在孙陨落之后升起),关于这个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此时之所以能成为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并取得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B.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实际掌控者
C.第五次围剿取得胜利,迫使红军长征
D.大举进攻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部分权益
C.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转折点
D.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序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党员成分情况

1921年
全党57名(一说70多名)党员,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皆是知识分子。
1923年全党427名党员,工人党员164名,占38%。

1924年4月前
总数57967,工人占50.8%,农民占18.7%,知识分子占19.1%,中小商人占0.5%,其它成分占7.8%。
1928年6月前总数40000,工人占10%,农民占76%,其它占14%。

1949年底
总数448.8万,工人占2.5%,农民占59.6%,军人占24%,其它占13.9%

1956年9月前
总数1250.4万,工人占8.8%,农民占52.37%,军人占10.7%,职员占25.64%。

1978年
总数3698.1万,工人占18.73%,农民占46.94%,军人占6.89%,其它占1.6%。
2000年农民党员由历史上的80%降为32%,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的党员比超过33%,党员的社会成分、社会职业趋于多样化。

——据唐鹏陈国庆《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的变化状况及其启示》


上表为截至2000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员社会成分变动情况。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激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B.彻底摆脱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D.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
2018-11-24更新 | 60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17周周测文综历史试卷
8 .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为改变这一状况,孙中山
A.组建中国同盟会B.颁布《临时约法》
C.与中国共产党合作D.发起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
A.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B.领导工人运动
C.对国民党进行妥协
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26年,陈独秀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做官热的倾向”,限令已担任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否则开除党籍。这说明陈独秀
A.主张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运动
B.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忽视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D.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