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列宁的民族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理论不仅在指导中国反帝斗争中发挥作用,而且还影响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的民族主义观可以以十月革命为界分为两部分。十月革命以前,列宁认为民族主义始终是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民族主义,就是资产阶级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政策,即煽动、驱使人民排斥、歧视以致压迫、掠夺其它民族, 借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谋取资产阶级的利益。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明确反对这种民族主义,他不再笼统的认为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政策和借以维护 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将民族主义分开来。首先,列宁指出:“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把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其次,应当注意鉴别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良莠成分。并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其中的积极成分。……“每个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都有反对压迫的一般民族主义的内容。

材料二 孙中山早年的民族思想中有着浓重的“反满”气息,这从他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提出的“驱除跶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一口号的提出也标志着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形成。然而到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时,孙中山就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由旧的民族主义”发展为“新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反满”,而是“反帝”。孙中山还认为世界各民族不仅平等,而且要互相帮助。促使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向前发展的因素,除了他自身深化了对封建专制政权和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列宁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论列宁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月革命后列宁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列宁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三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国民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中国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并回答从两次国共合作的史实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教辅书中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知识结构提纲。

阅读上述知识结构,提信息,并进行探究。(要求:可以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说明,也可以进行反驳,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