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6 道试题
1 . 1926年,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在广州创办《中国农民》。随后,广州、湖北、江西、湖南等省份相继创办了《犁头》《湖北农民》《锄头》《农友》等报刊。创办这些报刊旨在
A.转移中国革命的重心B.唤醒农民的革命意识
C.探索中国式革命道路D.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2 . 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情绪空前的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情绪尤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沿途向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观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圆满结束。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的历史特点?结合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本成因。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2020-09-0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2020届高三7月模拟历史试题
3 . 1925年,华北五所大学分别就辩题“中国宜用武力统一”举办辩论会,其中四所大学正方获胜。当时有评论称:“正方主张中国宜用武力统一的理由,和一般老百姓希望某一派得胜的思想不谋而合。”据此可知,当时
A.北伐战争已具备一定民意条件B.学生辩论扩大了革命群众基础
C.军阀割据仍是民族革命的障碍D.专制和大一统观念仍占据主导
2020-09-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4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黄埔军校成立——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
B.国民大革命——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C.中共三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
D.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淮海战役
2020-08-3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回答:

(1)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表。

(2)图1和图4反映的事件结局如何?分别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什么经验和教训?
(3)以上事件的发生,体现了什么问题?
2020-08-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文件宣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这里的“中国革命之需要”主要是(     )
A.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B.启发广大国民的民主觉悟
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D.推翻列强支持的军阀统治
2020-08-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5-1927年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在组织上、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一个稳健的提升;南方地区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也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A.国民大革命运动的推进B.三民主义思想的感召
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8 . 下图为1927年5月前后中国革命形势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建立北京政权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与国民党内部的分裂
C.“宁汉合流”形式上实现了国家统一D.国民党在南京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9 . “广州是国民革命的发源地”。下列史实,不能支持这一说法的是
A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B1925年成立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
C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打击直、奉军阀
D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召开,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辛亥革命是中等阶级的革命,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在大革命时期,“国民”词义近“公民”,包罗了同封建势力对立的全体老百姓,其内涵和外延都超过了中等阶级。从中等阶级革命到国民革命,体现了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必然性B.战争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C.革命的斗争对象发生了变化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