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几千年历史是黑暗的皇权专制的历史”“国民性需要改造”“个人解放”“民主科学”等“母题”已经建构,五四新文化运动只是将其“扩大化”为一场社会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A.维新变法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B.五四运动植根于思想启蒙的传承
C.辛亥革命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
D.新文化运动缺乏理论创新的动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某历史事件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说:“它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是
A.无产阶级政党从此光荣诞生B.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基本完成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表明五四运动
A.由共产党员领导B.揭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序幕
C.主力是工人阶级D.为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出五四运动
A.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B.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废除了列强的在华特权D.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5 . 北京的学生们看到《晨报》上“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的呼号,踏上了示威抗议之路。而将北京五月四日发生的事件传遍全国,也端赖报章之力。据此可知
A.舆论宣传推动五四运动的进程B.五四运动是报纸宣传掀起的革命
C.报刊宣传决定了民族进一步觉醒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6 . 下表是对1918-1920年工人罢工斗争概况的统计,据此可以推知
罢工原因年份
罢工原因191819191920
要求增加工资152361
反对劳动过重和恶劣待遇7712
爱国运动351
工会组织4

A.新型政党领导下工人运动的发展B.工人阶级政治斗争意识逐渐增强
C.罢工是工人阶级主要的斗争方式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作工人运动”。这说明(  )
A.五四运动因十月革命而起
B.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条件已日趋成熟
C.工农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2021-10-13更新 | 509次组卷 | 3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2021-10-07更新 | 314次组卷 | 47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写道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B.中国的启蒙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1922年以来五四运动在各阶段教科书中的介绍(关键词)
            绍 (关 键 词)
1922年“壬戌学制”影响下中学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外交失败的结果;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惩办卖国贼;中心:北京、上海
1956年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突出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末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共产党人领导运动;参加人群与被捕学生人数减少;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与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表中关键词的变化趋势表明
A.教科书应该随时代发展而保持中立B.科技发展促进运动的政治意义凸显
C.历史教育应远离政治经济文化变化D.国家主义教育观念受到了高度重视
2021-08-03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