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B.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形成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关系
2022-01-05更新 | 20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 . 国民革命的失败
(1)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________的斗争加剧,特别是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2)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________,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3)汪精卫集团在武汉“________”,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3 . 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B.国民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4 . 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期别时间入学人数毕业人数
第三期1924.10—1926.113001233
第四期1926.3—1926.1026802654
第五期1926.11—1927.833002418
第六期1927.10—1929.544003970

A.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吸引入学人数达到顶峰
B.学员中政治组成成分相对单一的是第三期
C.第五期低毕业率主要原因是国内战争和政治分裂
D.第六期高毕业率主要原因是工农运动的推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3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认为革命的前途是资产阶级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在中国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这种观点(   
A.符合中国国情,在党内占主导地位
B.与中国共产党一大精神相一致,得到普遍认同
C.是导致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D.直接导致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形成
2021-07-20更新 | 287次组卷 | 14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内江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丑条约》 签订后,清政府的财政已经破产。在英国政府的运作之下,由汇丰银行出面,以英国政府控制的中国海关关税为担保,随即在伦敦金融市场发行债券,以维护清朝的稳定。

材料   二英国无法承受南北内战所带来的政治混乱和其在华经济利益严重受损。中国的内战对于英国来讲,或许造成伦敦金融债券市场的崩盘。更严重的是南北政府的对立会导致英国失去对中国海关税收的控制。在此背景下,朱尔典(英国驻华公使——编者)同袁世凯频繁磋商:英国答应支持袁世凯建立政府,而袁世凯则希望英国提供进一步的财政援助。

材料三   1927 年,蒋介石发动的清党运动扫除了笼罩在上海英商心中的阴霾。英国驻华大使蓝普森专程来到上海,他向英国商人保证:“英国和中国都在为相互间的关系寻求、一个新的基础。我们同意,一旦条件允许,现存的条约制度应该进行彻底的检查,以便使

之适应于中国现今的时代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最终与英国达成了妥协,英国在上海的利益得以维持和发展。英国亦放弃了在中国的一些租界和租借地,其中包括威海卫的海军基地,免除了庚子赔款中享有的份额。

1928年以后,列强陆续同意国民政府恢复关税自主,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曾经打算收回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从而一度引起中外工商业界的恐慌。. . . 不过,国民政府后来暂时放弃收回上海的租界,而采取同英美政府以及租界管理当局密切合作的政策,制定包括公司法、商标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来保障工商界的合法权益,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以上材料摘自陈谦平《条约体系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新华文摘》2017.20)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要概括英国支持中国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措施。
(2)为了获得列强的支持和援助,近代中国政府往往在国家主权问题上进行妥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为获取列强的支持在国家主权上分别作出了哪些妥协?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等列强援助和支持中国政府的目的及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
A.北伐战争失败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
C.军阀割据混战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
8 . 1927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扩大会议,陈独秀主张农民协会的会员和自卫武装可应征加入国民革命军队伍,毛泽东提出农民武装可以“上山”或加入与同党有联系的军队中去,以保存革命的力量。这些主张(     
A.体现了对国民革命的反思B.反思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C.推动了大革命新高潮到来D.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先锋力量
9 .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侧示意图)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020-11-1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0 . 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席卷全国。这说明
A.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B.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C.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D.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2020-10-28更新 | 337次组卷 | 17卷引用:【整合】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练习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