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它是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下列内容与该法律相关的是(     
A.号召打倒列强除军阀B.实行农民减租减息政策
C.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D.消灭一切土地租佃契约
2023-03-2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壹元券,正面左右印有列宁和马克思头像,右侧印有“增加工农生产”,左侧印有“发展社会经济”口号
2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列宁像三串纸币,正面印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等口号;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统一货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发行产生的影响。
2023-01-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多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1年,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革命时期分定了的田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土地,一家定业,生产的不补,死的不退,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这反映了当时(     
A.土地革命的发展B.革命重心的转移
C.根据地生存艰难D.革命形势的剧变
2022-09-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8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的法制建设。

材料一   1902年沈家本被清廷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他力主“变法图强”,近可以收回治外法权,远可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确定了以“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为修律指导思想,起草新式法律《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商律草案》《国籍条例》等,基本建立了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由他制定的《破产律》完全抄自日本破产法,但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机制产生严重抵牾而流于具文。晚清政治改良的最终失败,使修律与司法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但却推动了近代法律的转型发展。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法律转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

时间宪法名称核心内容
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认实行工农兵民主专政和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
1941《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按照“三三制”组织抗日民主政权
1946《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边区实行人民代表会议,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修律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在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的背景下,兴起了乡村建设运动。来自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和大专院校的倡导者们,在定县、邹平、新都等地创建试验区,成立乡村小学,平民学校、夜校;改良农业,提倡副业;成立借贷处和信用合作社:设立乡村医院、卫生所等。不少乡建工作者与农民同生活,共劳动,尽量使自己“农民化”。然而,十年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复兴农村经济的目的没有实现,相反各实验区经济的衰落程度进一步加深。

乡村建设倡导者之一的梁漱溪将此称之为“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难局:“本来最理想的乡村运动,是乡下人动,我们帮他呐喊。退一步说,也应当是他想动,而我们领着他动。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现在是我们动,他们不动;他们不但不动,甚且因为我们动,反来和我们闹得很不合适,几乎让我们作不下去。”梁漱溟进而分析了造成“乡村不动”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偏乎静,我们偏乎动;农民偏乎旧,我们偏乎断……总之,从心理上根本合不来”。

——据晏阳初《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及《梁漱溟全集》整理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中,选择任一理论或实践实例来评析材料中梁漱溟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06-27更新 | 1987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列有关革命进程中重大史事的表述与如图所示对应错误的是

A.中共二大在①召开,制定了最低纲领
B.②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中共七大在③召开,全党达到空前团结
D.渡江战役,④解放,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7 . 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苏区货币”,其中五分钱纸币上面的图案中有“梭镖”“镰刀”“锤子”“红旗”等物。这一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A.新型民主制度的特色B.民族团结繁荣的原则
C.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D.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8 . 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制度构建的论述。对材料中的内容理解最全面的是
时间主张文献
1927年3月一切权力归农会《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0年1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障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论》
195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制度构建与各时期的革命任务相适应
B.制度构建是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保证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人民民主的贯彻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
2022-02-16更新 | 451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文件摘录。

名称内容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进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56年以前中共民主政治的探索”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由此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
A.工农民主专政政权B.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C.社会主义性质政权D.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