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31年,苏维埃政府指示“要把反革命的所有破坏革命的事件及一切实际材料寄登《红色中华》作广大宣传教育”;《红色中华》还专门设置了《问题与答解》《法令的解释》栏目,针对民众关心的土地法婚姻法、劳动法等内容进行解释和解答。据此可知,《红色中华》(     
A.推进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发展B.在苏区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沉重打击了国内反革命势力D.创立旨在提高苏区人民参政积极性
2 . 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指出:“必须在农村中广乏的加紧苏区内的体育运动,以锻炼工农的体魄养成牺牲勇敢威武的革命精神……因此苏区内关于瞄准打靶、跳高跳远、足球、平台担架等必须逐渐提倡成为广大群众的游艺。”由此可见(     
A.体育运动提高了民众的民族意识B.竞技体育成为社会上流体育活动
C.体育运动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D.边区政府发动群众开展体育锻炼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根据地,是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面对1941年以后的严峻形势,各根据地军民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的生活,调动其生产和抗日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富农和地主的利益,联合其共同抗日。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和肥西县成为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的策源地。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于1980年召开座谈会,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纪要。随着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以“双包”著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向前发展,到1982年6月,全国实行这一制度的生产队达到71.9%。

——摘编自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政治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特点,并说明这场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革命战争的推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在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下,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开始了党的土地政策的重大转变。

-摘编自柳礼泉《抗战时期党的土地政策研究》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普遍深入展开斗争恶霸地主和没收、分配地主的土地。至1948年底,大约有1.5亿人口地区完成土改任务,使得1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一胜利,大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鼓舞了解放军指导员的士气。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土地政策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战时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0年春,根据中共中央命令,红五军等部在湖北大冶宣布成立红三军团,下辖红五军,红八军,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由湘鄂赣边独立师和一部分游击队编成的红十六军,也归属红三军团建制。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中共革命观念开始发生变化B.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
C.根据地制度建设已达到完善D.反“围剿”斗争取得较大成就
2022-04-25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卷(四)历史试题
6 . 1929年,红四军军部颁布了《告商人及知识分子》的政策法规,宣布:“共产党对城市的政策是: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贸易”“至于普通商人及一般小资产阶级的财物,一概不没收”。该法规
A.促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利于打破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
C.保障了红色政区土地革命实施D.开辟了一条新的民主革命道路
2022-04-08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