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抗战初期刘伯承指出:“日本军队因恐兵力耗散,只把占领的广大区域内军事之要点派兵据守,空出广大地域,则想发展汉奸伪政权,组织以华制华。”这一分析意在(       
A.推行国共合作抗日的迫切性B.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的必要性
C.阐明开展游击战争的合理性D.强调敌后长期抗战的艰巨性
2023-02-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是抗战防御阶段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办报情况,这反映了(     
  报刊名称创办时间地点备注
《群众》1937年12月汉口宣传共产党抗战方针政策,报道战绩
《新华日报》1938年1月武汉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报道两党抗战事迹
《战时青年》1938年1月武汉报道国内外形势、救亡运动等
A.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B.中共主导抗日舆论阵地宣传
C.中共意在增强民众抗战意识D.国共两党抗战路线趋于一致
3 . 图片是会说话的历史。促使图一到图二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革命中心地区的转移B.社会形态的的转变
C.民主革命性质的变化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应该“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发出了《普及国民教育的指示》。在根据地,各级学校不断建立,教科书也得到修订,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内容融入其中。这些做法
A.适应了土地革命思想的需要B.推动国民教育基本体系完善
C.回击了日本奴化教育的阴谋D.完善了抗战的社会动员教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的18名边区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7名,超过了三分之一。当选的徐特立(共产党员)立即声明,请求“退出”,并按原选得票多少,递补了一位非党人士。这一举措
A.推动了解放区行政区的设置B.适应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需要
C.调动了农民参政议政的热情D.促进了边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6 . 如图为民国廿六年11月田汉等创办的《抗战戏剧》创刊号目录(部分)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B.中日矛盾开始上升
C.戏剧宣传方式多样化D.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2022-01-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对某革命军队的描述,该军队名称是(  )
A.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B.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C.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
2022-01-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结果,是全民族一致对外胜利,其中中共起了重要作用,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
9 . 1938年11月,外国观察家指出:“日人初欲利用阶级间之仇视,将各地士绅组织所谓联庄会,惟此已失败。今则努力于离间人民与游击队之工作。彼等已不再烧杀奸淫,对农民深为慈祥,对游击队则取严酷手段。此法未必定能成功,然亦颇有加以考虑之必要”。日军此举意在
A.迫使国军迅速投降B.消灭敌后抗日武装
C.改变侵略中国策略D.分化中国抗日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人民共和国首先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还鼓励民族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这并非取消了苏维埃名义,而是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扩大。这一转变体现出
A.国共两个政权的对立消除B.苏维埃政权建设更加成熟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逐步固化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