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022-08-29更新 | 623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四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转变为重视边疆地区。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5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   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2021-08-29更新 | 361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抗日战争时期,在政权建设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A.国共两党阶级斗争推动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日益扩大D.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统计,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从1938年的59%上升到1945年的69%,而国民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从1938年的41%下降到1945年的31%。据此可以说明
A.国民党采取了消极抗日政策B.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国共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D.正面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2021-05-08更新 | 629次组卷 | 9卷引用:广州市六区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7年,英国记者贝特兰在书中写道:“‘特区’与以前的‘苏区’相比,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在政治上,这种变化体现为各个阶层现在都有权选举并参加政府。不再歧视地主,也不没收他们的财产。”当时“特区”实行的政策
A.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D.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力量
2020-07-28更新 | 381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
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20-07-11更新 | 4334次组卷 | 56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B.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
C.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民主革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
2020-07-03更新 | 1311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按照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地主、资本家等剥削阶级都被剥夺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39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则明确规定了没有阶级区别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最低革命纲领的制定
C.正确革命道路的形成D.“左”倾思想彻底肃清
9 . 2015年《大刀进行曲》入选网络“十大我最喜欢歌曲”之一。该歌曲创作于1937年7月,歌词第二句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这一变化表明
A.国民党改变“攘外安内”的政策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全民族抗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国共两党矛盾得以基本化解
2019-11-27更新 | 223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8年11月,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声称此次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12月,为“建立东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这主要表明
A.国民政府的亲英美路线引起中日冲突
B.日本根本目的在于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
C.日本灭亡中国的策略发生了新的变化
D.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辟引起日本警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