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40年,中共提出“抗日根据地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1/3。”这一政策在当时
A.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扩大了敌后抗日政权的基础D.瓦解了日伪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019-06-21更新 | 4950次组卷 | 46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宣言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共发表此宣言是在
A.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B.北伐战争行将结束时
C.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D.重庆谈判的过程之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期间
2019-01-30更新 | 1623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2017-11-14更新 | 416次组卷 | 35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