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东西两部风俗得接触”,“不仅使一般人民知道全国风俗的不同,而且因相互观摩,而得接触和改良的利益”。这一时期应当是(     
A.国民革命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2-11-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予以很大打击……此战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的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材料中评价的战役是
A.太原会战,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D.徐州会战
2021-03-0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7年7月,蒋介石说:“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命,以求国家生存”。1938年,毛泽东也说:“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这说明当时
A.国共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B.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高度统一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确立D.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6年,中国共产党用于表述抗战策略的政治词汇有“抗日反帝战线”“人民阵线”“联合阵线”“统一战线”等。1937年3月以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固定表述稳定下来。这种变化反映出
A.日本全面侵华推动了国共合作B.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C.党对抗战主体的认识不断深化D.党对抗战领导权作出重大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D.1946—1949年
2019-06-10更新 | 4811次组卷 | 5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光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7年12月,有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拥护统一指挥,八路军也要统一受蒋指挥。我们不怕统一纪律、统一作战计划、统一给养,不过注意不要受到无谓的牺牲。红军的改编,不仅名义改变,而且内容也改变了。”该言论
A.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及时纠正了党内的错误思想
C.是指导中共抗战的正确理论
D.脱离了当时中国的革命实际
9 . 某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宣言:“……(二)取消……,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其主要目的是(   
A.彻底放弃了反共主张B.根本上消除国共矛盾
C.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D.组织全民族力量抗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民国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新蜀报》的社论写道:“华北方面,我军采取英勇的攻势,所获战果,最为伟大,在三年抗战中,创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少有的辉煌记录。”该社论评论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2018-09-18更新 | 524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