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

材料二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1)根据史料一,指出西安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史料二,指出中共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合作宣言”的?《合作宣言》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了中共合作抗日的诚意?
2022-01-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8年8月,新疆各族民众捐献法币购买了10架战斗机,命名为“新疆号”(下图),送往抗日前线。1943年,新开展的“一县一机”运动捐献飞机144架,超过原计划64架的一倍还多。这反映出中国
A.由局部抗战转入全面抗战B.全民族抗战局面得到深化
C.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D.工业发展保障了国防需要
3 . 1941年5月11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本党愿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辖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辖区行政之管理。”这一规定
A.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D.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的土地政策。1938年,《战时土地政策大纲》规定:没收汉奸土地及征收不良之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1941年,《土地政策战时实施纲要》规定:厘定地籍、平均地权、限定租佃最高额、协助农业经营。从1943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办扶植自耕农实验区等。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国共两党的土地路线逐渐趋同B.国统区农民的抗战积极性不断高涨
C.新三民主义路线得到全面践行D.国民政府积极应对民族战争新形势
2021-12-28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11-21更新 | 592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2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卷
6 .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时间指挥者规模战绩
1940年8~12月彭德怀路军投入105个团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
7 .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

——据罗志田等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材料二: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的制度探索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今中外,制度的借鉴与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三三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鞯介石于23日发表了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毛泽东指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影响,将对于打倒H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这一”"新纪元”是指
A.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C.国共由武装对峙走向合作抗日D.建立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