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7 道试题
1 . 据《剑桥中华民国史》载,1937年“一中队日本军队在距北平15公里的卢沟桥(马哥孛罗桥)附近——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枢纽所在地——举行野战演习”。日本在华北的北平和天津间屯驻军队的权利根植于(     
A.《辛丑条约》的规定B.蒋介石的妥协退让
C.国联调查团的纵容D.“华北自治运动”
2 .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抗日战争的胜利B.国民革命的兴起C.五四运动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开展
2023-03-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它们既能在理智上启发人们,又能在情感上打动人们,在影响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下列标语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汉奸汪精卫”       ②“乌江天险,挡不住红军飞渡”
③“打土豪,分田地”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日寇侵华期间,“球王”李惠堂拒绝日伪政权拉拢,以足球为“武器”在港粤和大后方开展“体育抗战”,参与和组织了多次抗战足球义赛。李惠堂的行动(       
A.促进了中国足球事业蓬勃发展B.动摇了日伪政权的根基
C.推动了东方主战场地位的确立D.鼓舞了民众的抗战斗志
5 . 1942年,《大公报》刊发文章称:“我们已正式踏上世界政治舞台,今后世界战时与战后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都得参加;参加得力,我们可以一跃而为列强之一员,参加不力以至失当,将永远做一个三四等国家。这一点,我们应该以极大的警惕,做今后的努力。”该文章的发表(     
A.有利于调动民众抗日的积极性B.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C.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影响力D.促使解放区开始对日本全面反攻
2023-03-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盟2023届高三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37年7月19日,国民政府代表在与苏联代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日本进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则是第二个。”国民政府代表作出此番表示意在(     
A.请求苏联调解中日矛盾B.争取苏联援助中国抗战
C.防止日军侵占中国东北D.促成美、英、苏合作抗日
2023-03-04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通史》目录节选
第三卷       专制、启蒙与改革时代(1648-1815)
第三编       法国大革命与德意志改革
第八章   德意志与法国大革命
第九章   拿破仑对德意志的统治和德意志改革运动
第四卷       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第一编       德意志“革命”时代
第一章   复辟、危机和1848年革命
第二章   非凡的经济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快速经济增长
第三章   “白色”政治革命: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统一运动
第四章   革命时代的社会、思想和文化

1805年12月奥斯特里茨之战,反法联军惨遭失利,拿破仑乘胜向德国北部进军,德意志帝国面临解体。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在学校礼堂对祖国同胞发表了连续十四次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慷慨陈词:“当着诸位面前发誓,或者同祖国一起自由地活着,或者随同它的灭亡也一起死去”。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19年,当巴黎和会要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民族情绪被激起。青年学生站在民族主义最前沿,以实际的爱国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从5月4日运动爆发到6月28日拒签《巴黎和约》,知识精英、学生、工人、市民结成了一个“无形联盟”,引导了运动的方向——“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九一八”事变引发满、蒙地区分离主义危机,这种情况继续演化,甚至在华北这一中国政治的中心区域,竟有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对此,傅斯年指出:“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到1945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分析推动近代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
(2)结合所学,简述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联系,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023-03-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4(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阐明了党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的具体道路。会后,党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变敌后为抗日前线。这次会议是(     
A.古田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
2023-03-03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德国学者傅吾康在《一百来年的中国革命,1851—1949》中这样写道:“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这说明(     
A.抗日战争是国民革命的延续B.民族矛盾化解两党分歧
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发生变化D.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
10 . 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力量B.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壮大反抗国民党政府力量
2023-03-01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