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皖南事变发生半年以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及军委致电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提出“从大局着眼,目前争取以蒋为统帅仍继续抗战局面十分必要”我们对蒋方针着重在拉”。由此可以看出
A.中共开始改变对蒋的策略B.国共关系已有缓解趋势
C.苏德战争影响中国局势D.中共在争取抗日领导权
2021-05-17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辽宁省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转变为重视边疆地区。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5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   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2021-08-29更新 | 361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高三上学期期初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3 . 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布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民政府完成了全国统一B.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民族矛盾大于国内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
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20-07-11更新 | 4330次组卷 | 5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