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师生们背井离乡,辗转奔波,常常要忍受饥饿和疲劳……艰辛难言。但师生们士气高昂,一路高唱《在松花江上》等救亡歌曲……他们在沅陵演出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民族萌芽》等剧,轰动了整个山城。”师生们的壮举(       
A.声援了东北民众的局部抗战B.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D.掀起了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潮
2 . 1938年8月,湖北省政府决定成立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合并了47所省立、市立和私立中等以上学校,湖北联中1.7万余名师生携带图书、仪器设备分别迁往鄂西、鄂北,并在日寇的炮火下反复迁徙,艰辛办学。这一行动的历史影响是(     
A.建立起全国战时教育新体制B.促进抗日反攻局面早日到来
C.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D.优化了鄂西北基础教育布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伪满皇帝溥仪后来回忆说,他的日本近臣在1942年曾特地介绍了对付八路军的“铁壁合围”、“梳篦扫荡”等战法,溥仪当时不解地问:“共产军小小的,何犯上用这许多新奇战术?”近臣马上说:“共产军”和国民军不一样,军民不分,这样的军队越打越多,将来不得了。”材料所述现象是由于中共(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建立了联合政府
C.善于组织游击战争D.分田分地给农户
2022-11-29更新 | 46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9年10月10日,《新华日报》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成就,积极进行群众工作,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辛亥革命之所以不彻底,没有把广大群众真正动员起来,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当时这一刊文的主要意图是
A.探寻辛亥革命失败主要原因B.肯定民众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强调国共合作领导抗日战争D.敦促国民政府实行全民抗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0年5月17日,美国《箴言报》以《中国人仍然坚守重庆堡垒》为题进行新闻报道,同时配用了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片中,残垣瓦砾占据了画面的一半,四散的人们在废墟中寻觅和行走;第二幅图片中,则是修葺--新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来往如织,店铺悬挂的林林总总的招牌和广告。这一报道(     
A.美化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B.反映了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同情支持
C.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成反日同盟D.体现了美国媒体对中日战争的矛盾心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如图是一枚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火花。与其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2021-06-01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练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8年3月,侵华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表示“追剿眼前之敌,绝不是深入南进作战,为警备后方希望增加兵力”。国民政府则决定作战目的是收复鲁中广大地域,要将敌人消灭在临枣支路与韩庄运河间地区。如图中标示★处所示战役
   
A.用誓死抗争回击了“亡国谬论”
B.体现国民政府发起对日全面反攻
C.是抗战初期华北规模最大的战役
D.使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获得解放
2021-05-10更新 | 44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是梁白波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新闻。该创作旨在

A.宣传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热情B.推进抗日统一战线巩固发展
C.动员妇女广泛参与救亡运动D.体现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介石
A.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
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D.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