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逐渐改变。

材料一   严复在他的《论世变之亟》一文中就认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 ,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通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 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突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王人博《新民说:中国的近代性》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严复对待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分析这种价值取向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在1937年发表《祭黄帝陵祭文》的原因和作用。

材料三   1972—1985年中美贸易的简表

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6032
1975年304156
1980年3,7551,059
1985年3,8553,840

(3)依据上表对1972年—1985年中美贸易的状况用史实进行说明。
2021-02-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考试历史试题
2 . 诗词这种文学形式是作者“言志”和“抒情”的重要方式。下列诗词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苏区烽火照峦岗,铁血儿郎斗志昂。②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④南湖定向端航舵,北伐挥师摧枯朽。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
2020-12-27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情况。这一变化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促使国共两党走向合作D.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2020-11-04更新 | 16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列两幅形势图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斗争区域重心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①国共两党从对峙走向合作        ②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③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④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根本改变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2020-08-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古代的“吾土吾民”到近代的民族国家,国土和人民是人类史诗上演的舞台和主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人所关注的是将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资源——人,引进到罗马政体之内,因为他们需要军事武力来扩张。这与希腊对公民权相当限缩,不愿与他人分享的观念十分不同,这使得希腊城邦永远都是小型社区,而且往往越来越小。

——波利比阿《罗马帝国的崛起》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区别造成了怎样的结果?

材料二   1337-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以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权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三   虽然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早已凝固而无需强化,但对一般中国人来说,这个民族认同感恐怕更多像是章太炎所说的那样潜藏在心中,远未达到“活跃而自觉”的程度。如果不出现大的内忧外患,大约也就会基本维持在潜存的局面。从这个角度看,近代中国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仍是可以被“唤起”而转化为政治力量的。一旦有社会、政治的大变动,尤其是遇到外患时,“先知先觉”的民族主义者仍可诉诸大众的民族认同感,将其唤起并使之转化为政治力量。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结合民国时期的有关事实,说明这一点。
2020-07-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对这些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B.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
C.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D.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
2020-07-12更新 | 5571次组卷 | 77卷引用:2020年江苏卷历史高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
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20-07-11更新 | 4332次组卷 | 56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
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
465251122
表1反映出当时边区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2020-07-08更新 | 9988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
9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因革命形势变化多次转移。下列对图中序号的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在①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B.中国共产党在②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中国共产党在③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D.中国共产党在④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2020-03-0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
A.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B.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C.国共共同抗日
D.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03-06更新 | 43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2(北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